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和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人本主義的學習與教學觀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改革,是與程序教學運動、學科結構運動齊名的20世紀三大教學運動之一。

基本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是建立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之上的。對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產生深遠影響的有兩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分別是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H.Maslow)和羅傑斯(Carl R.Rogers,1902-1987).。

人本主義主張,心理學應當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而不是將人的心理肢解為不完整的幾個部分,應該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應該關注人的高級心理活動,如熱情、信念、生命、尊嚴等內容。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從全人教育的視角闡釋了學習者整個人的成長曆程,以發展人性;注重啟發學習者的經驗和創造潛能,引導其結合認知和經驗,肯定自我,進而自我實現。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重點研究如何為學習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其從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發展出對世界的理解,達到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有別於精神分析與行為主義的心理學界的「第三種力量」,主張從人的直接經驗和內部感受來了解人的心理,強調人的本性、尊嚴、理想和興趣,認為人的自我實現和為了實現目標而進行的創造才是人的行為的決定因素。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目標是要對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人進行全面描述。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行為主義將人類學習混同於一般動物學習,不能體現人類本身的特性,而認知心理學雖然重視人類認知結構,卻忽視了人類情感、價值觀、態度等最能體現人類特性的因素對學習的影響。在他們看來,要理解人的行為,必須理解他所知覺的世界,即必須從行為者的角度來看待事物。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首先必須改變其信念和知覺。人本主義者特別關注學習者的個人知覺、情感、信念和意圖,認為它們是導致人與人的差異的「內部行為」,因此他們強調要以學生為中心來構建學習情景。

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羅傑斯認為,人類具有天生的學習願望和潛能,這是一種值得信賴的心理傾向,它們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釋放出來;當學生了解到學習內容與自身需要相關時,學習的積極性最容易激發;在一種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環境下可以更好地學習。羅傑斯認為,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知識,也不是教學生如何學習知識,而是要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手段,至於應當如何學習則應當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的角色應當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簡介

人本主義於20世紀50~60年代在美國興起,70~80年代迅速發展,它既反對行為主義把人等同於動物,只研究人的行為,不理解人的內在本性,又批評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經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稱之為心理學的第三種運動。

人本學派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歸結為潛能的發揮,而潛能是一種類似本能的性質。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了人的心理與人的本質的一致性,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研究人的心理。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H.馬斯洛(1908~1970)和C.R.羅傑斯(1902~1987)。馬斯洛的主要觀點:對人類的基本需要進行了研究和分類,將之與動物的本能加以區別,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發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標和滿足對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種需要從低到高安排在一個層次序列的系統中,最低級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這是人所感到要優先滿足的需要。羅傑斯的主要觀點:在心理治療實踐和心理學理論研究中發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論」,並倡導了「患者中心療法」的心理治療方法。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即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力,它是一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各種潛能的趨向。

差異

從以上的簡單介紹可以發現,不同的學習理論流派強調了學習的不同方面。實際上,這種差異的引起,往往是因為它們所依據的研究背景的差異(如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學習材料的組織程度等)而引起的。只要我們認真加以分析,就能夠發現它們的共性以及各種理論之間的內在聯繫。「真理往往存在於兩個極端的中間」,在學習各種派別的學習理論時,我們應當注意防止走極端,吸收各種學習理論中的合理因素為我所用,才是正確的態度。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教育的目標、學習的結果應該是使學生成為具有高度適應性和內在自由性的人。

分類

根據學習對學習者的個人意義,可以將學習分為無意義學習與意義學習兩大類。意義學習,是指一種涉及學習者成為完整的人,使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是一種與學習者各種經驗融合在一起的、使個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學習。[1]

參考文獻

  1. 論科技中的人本主義精神 ,搜狐2021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