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正認識一個「全新」的月球!
![]() |
人類正認識一個「全新」的月球!一輪明月,自古以來寄託了無數人的嚮往與好奇。2024年6月,嫦娥六號任務成功帶回1935.3克月球樣品,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的創舉,為更好認識月球提供了重要機遇。近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從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獲得一系列重要發現,逐步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1]為人類探索宇宙作出更多「中國貢獻」。人類正認識一個「全新」的月球。
人類正認識一個全新的月球,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嫦娥系列任務帶回的月球樣品及相關研究成果。
月球背面岩漿活動:
2024年11月15日,中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揭示,月球背面約28億年前仍存在年輕的岩漿活動,且月背岩漿活動42億年前就存在,至少持續了14億年,為了解月球演化提供關鍵證據。
月球背面古磁場信息:
中國科學家利用嫦娥六號月球樣品,分析出約28億年前的月球背面磁場信息,這是人類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場信息,填補了月球磁場中晚期演化的數據空白,為研究月球磁場演化提供重要依據。
驗證月球岩漿洋假說:
通過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的玄武岩,驗證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漿洋假說,使該假說第一次有了「背面」證據。[2]研究還提出,形成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巨大撞擊可能改造了該區域的早期月幔。
確定南極-艾特肯盆地形成時間:
科研團隊通過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確定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形成於42.5億年前,為太陽系早期大型撞擊歷史提供了初始錨點。
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中國科學家選取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的玄武岩岩屑開展研究,結果顯示,嫦娥六號玄武岩的月幔源區水含量僅為1至1.5微克/克,是已報道數據中的最低值,表明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月幔更「干」。
此外,此前中國科學家通過對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研究,發現了全新的月球礦物嫦娥石,這也是人類在月球發現的第六種新礦物,為月球起源和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
參考文獻
- 移至 ↑ 揭秘月球背面的驚人秘密,今日頭條
- 移至 ↑ 重大突破!月球岩漿洋假說背面證據首次發現,嫦娥六號樣品揭示月球演化奧秘 ,搜狐,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