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今年的風怎麼這麼大?是要把人人吹成哪吒同款髮型嗎?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今年的風怎麼這麼大?是要把人人吹成哪吒同款髮型嗎?今年,狂風頻繁侵襲,不少人出門後髮型被吹得凌亂不堪,酷似哪吒的髮型。於是,一句調侃 「今年的風怎麼這麼大?是要把人人吹成哪吒同款髮型嗎?」 在網絡上迅速流傳開來。事實上,今年大風天氣確實格外頻繁,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了諸多影響。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今年如此頻繁且強勁的大風天氣呢?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討這一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1]

春季本就是大風高發季

在探討今年大風為何格外強烈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到,春季本身就是大風天氣的高發季節。風,本質上是空氣從高壓區向低壓區流動的結果,氣壓梯度越大,風速也就越快[2]。春季作為大氣環流調整的關鍵時期,冷暖空氣在此期間激烈對峙,常常會產生很強的氣壓梯度,這為大風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每年春季,氣溫總體趨勢是逐漸回暖,但冷空氣仍然較為活躍。當較強冷空氣南下時,冷暖空氣的對峙往往較為劇烈,容易形成強大的氣壓梯度,從而導致地面大風的產生[3]。」

從氣候統計數據來看,我國多個地區春季的大風日數明顯多於其他季節。以華北地區為例,春季大風日數占全年的比例較高。這種季節性的大風天氣,是地球氣候系統自然變化的一部分。然而,今年春季的大風強度和頻率卻超出了往年的平均水平,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究其背後的特殊原因。

今年氣候異常,冷空氣活動頻繁且強大

今年春季大風天氣頻繁且強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氣候異常導致冷空氣活動頻繁且勢力強大。去冬至今春,西伯利亞高壓異常偏強,不斷向南方輸送強大的冷空氣[4]。這些冷空氣不僅頻率高,而且強度遠超往年,使得我國華北及其他地區頻繁遭受侵襲。

河南省氣象局專家指出,今年是 「拉尼娜」 衰減年,冬季風相對偏強,乾燥北風較多,雨雪天氣少。特別是進入 4 月,冷空氣活動愈發頻繁,河南等地處在西高東低的氣壓場中,這種氣壓形勢有利於冷空氣快速南下,進而導致大風天氣頻發。

在 4 月 11 日至 12 日的一次強風過程中,全國共有近 500 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極大風破紀錄,華北、黃淮等地風力尤為強勁,河南、北京、天津等局地的極大風速一度達到或超過 13 級。此次過程中,高空冷高壓較強,在內蒙古一帶地面有溫帶氣旋形成,導致氣壓梯度進一步加大。冬春季節,當強冷空氣與暖濕氣流相遇,就可能形成溫帶氣旋,它如同一個不停旋轉的天氣陀螺,若再配合其他有利天氣條件,就會短時間內急劇增強,產生強風天氣,其風力最強時不亞於颱風。

高空動量下傳與地形因素的影響

除了冷空氣活動頻繁這一因素外,高空動量下傳和地形因素也對今年的大風天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春季,高空往往還維持着冬季的環流形勢,等高線密集,高空風速較大。當天氣晴朗時,地錶快速被太陽輻射加熱,地表附近的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在垂直方向形成強烈的湍流交換,這種交換能夠把高空的大風動量傳導到地面,從而導致地面風速顯著增大。

地形因素,特別是 「狹管效應」,在一些地區也極大地增強了風力。狹管效應主要與地形地貌有關,當大風從開闊地帶流入狹窄地形區域,如峽谷、兩山之間的山口或者城市中高樓密集的區域時,由於空氣質量不能大量堆積,空氣只能加速流過狹窄區域,從而導致風速大幅增大。在城市中,當颳起六七級大風時,狹管效應甚至能使通過高樓之間的瞬間風力達到 12 級,這也是為什麼在大風天氣中,城市裡一些高樓間的通道風力格外強勁,容易造成廣告牌掉落、玻璃破碎等危險情況。

以今年 4 月北京的大風天氣為例,12 日上午北京門頭溝高山玫瑰園極大風速一度達到 45.8 米 / 秒(14 級),淺山區房山產業園 39.0 米 / 秒(13 級)、延慶區競速 5 站 37.5 米 / 秒(13 級),這些風速較大的區域多處于山區,受狹管效應影響明顯。而在城市中,高樓密集區域同樣出現了風力增強的情況,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和安全隱患。

全球氣候變暖的潛在影響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大趨勢,這一變化也可能對今年的大風天氣產生了影響。雖然目前對於氣候變暖與大風天氣之間的具體聯繫,科學界尚未完全明確,但已有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可能會加劇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導致大氣能量的重新分配和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加。

隨着全球氣溫的上升,大氣中蘊含的能量增多。在特定的天氣條件下,這種能量可能會以強對流天氣的形式釋放出來,其中就包括雷暴大風等極端天氣現象。一些氣象專家推測,今年頻繁出現的大風天氣,或許與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氣候系統的異常變化有關。儘管這一觀點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數據來驗證,但它為我們理解今年大風天氣的異常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總的來說,今年頻繁且強勁的大風天氣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春季本身的氣候特點、異常活躍的冷空氣、高空動量下傳與地形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共同造就了今年 「風大如哪吒」 的奇特景象。面對這些極端天氣,我們不僅要深入了解其背後的科學原理,更要加強防範意識,做好應對措施,以減少大風天氣給我們生活和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

以上從科學的角度解析了今年大風天氣的成因,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這一氣象現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也需要持續關注氣候變化,共同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極端天氣挑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