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從軍行七首·其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從軍行七首·其四》

作品名稱: 《從軍行七首·其四》

創作年代: 唐代詩人

文學體裁:詩

作者:王昌齡

《從軍行七首·其四》[2]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作品。王昌齡是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殷璠《河嶽英靈集》把他舉為體現「風骨」的代表,譽其詩為「中興高作」,選入的數量也為全集之冠。這些都可見他在詩壇上的地位。王昌齡的詩以三類題材居多,即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 《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絕聖手」的名號。尤其是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後人推崇。唐朝的邊塞詩發展到了頂峰,僅就其數量就有近2000首。以高適岑參與王昌齡為主的邊塞詩派,是浪漫主義中的一個重要流派。他們的邊塞之作,表現了馳騁沙場、建立功勳的英雄壯志,抒發了慷慨從戎、抗敵禦侮的愛國思想,還描寫了西北邊疆奇異壯麗的景色。同時也反映了征夫思婦的幽怨和戰士的艱苦,各民族之間、將軍和士卒之間的矛盾。王昌齡的邊塞詩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另外還深深蘊含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人文關懷,體現了詩人寬大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第四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亘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門關東西相距數千里,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於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門關在後,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雲暗雪山」,這裡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後一種誤解而生。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詩人在開篇描繪了一幅壯闊蒼涼的邊塞風景,概括了西北邊陲的狀貌。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長雲遮蔽,湖北面綿延着的雪山隱約可見,翻過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門關。在唐代,西邊有吐蕃,北邊有突厥,當時的青海是唐軍和吐蕃多次交戰的地方,而玉門關外就是突厥的勢力範圍,所以這兩座城池是唐重要的邊防城。看着青海和玉門關,就使 戰士想到曾經在這兩個地方發生過的戰鬥場面,不由心潮澎湃。可見這兩句寫景中包含豐富的感情,有戍守邊疆將士們對邊防的關注,有他們對自己能擔負保家衛國責任的自豪,也有邊疆環境惡劣,將領戍邊生活艱苦的孤寂心情,種種感情都融進了這蒼涼 遼闊、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 「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盛唐優秀的邊塞詩有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並不迴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是因為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

詩詞正文

譯文

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8年-756年):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餘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王昌齡存詩181首,體裁以五古、七絕為主,題材則主要為離別、邊塞、宮怨。就數量之多,體制之備,題材之廣說,王昌齡的詩實不如李白杜甫高適岑參,但他的詩質量很高。邊塞詩可並高適、岑參而三,四傑以後,詩壇幾乎沒有邊塞詩作。唐玄宗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後,文人掀起了從軍熱以求邊功。開元十三年,王昌齡漫遊西北邊地,有了較深的邊塞生活體驗,創作了大量的邊塞詩,此時岑參11歲,高適還沒有開始邊塞生活,後人依次考證稱王昌齡為邊塞詩的創始和先驅。

王昌齡的邊塞詩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表現力。既反映了盛唐時代的主旋律,又對邊塞風光及邊關戰場場景進行細緻描寫,同時能夠捕捉到將士細膩的內心世界。其詩歌意境開闊,語言圓潤蘊藉,音調婉轉和諧,耐人尋味,在發情、造景、寫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詣。而王昌齡的宮怨詩可與李白爭勝,且其詩用意之深、寫景之妙、比興之切、造語之奇,都有獨道之處。王昌齡閨怨詩以悲天憫人的精神書寫那些久閉深宮的妃殯宮人的悲情哀怨,以細膩的筆觸多方面地展現她們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們在殘酷的宮殯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慘命運,客觀上批判了封建社會摧殘婦女的罪惡。這種思想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調,洗盡六朝宮廷詩浮艷色情之污穢,有力地扭轉了齊梁歌詠的不良文風另一方面,就藝術表現而言,王昌齡又發揚了六朝華美艷麗、精雕細琢的表現手法,繼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齡被譽為是成功地用七言絕句寫宮詞的第一人。[5]

視頻

愛剪輯-26王昌齡生平
王昌齡的創作風格
從軍行七首(其四):王昌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