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代贈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代贈遠》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代贈遠》是唐代詩人李白以他第二個妻子宗氏的口吻寫的一首詩,從詩中仿佛可見其多情、精明、刁蠻、任性的性格。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代贈遠[1]

創作年代;唐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李白

詩詞原文

《代贈遠》[2]

妾本洛陽人,狂夫幽燕客。渴飲易水波,由來多感激。

胡馬西北馳,香騣搖綠絲。鳴鞭從此去,逐虜盪邊陲。

昔去有好言,不言久離別。燕支多美女,走馬輕風雪。

見此不記人,恩情雲雨絕。啼流玉箸盡,坐恨金閨切。

織錦作短書,腸隨回文結。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見察。

焚之揚其灰,手跡自此滅。

本段注釋

⑴《元和郡縣誌》:河北道易州易縣有易水,一名故安河,出縣西寬中谷。《周官》曰:并州,其浸灤、易。燕太子丹送荊坷易水之上,即此水也。陶潛詩:"渴飲易水流。"

曹植詩:"白馬飾金羈,聯翩西北馳。"

⑶《廣韻》:"鬃,馬鬣也。"

謝靈運詩:"鳴鞭適大河。"

⑸《左傳》:"虔劉我邊睡。"《廣韻》:"陲,邊也。"

⑹燕支山,地處張掖所轄山丹縣城東南方向,綿延在祁連山和龍首山之間,是山丹河與石羊河的分水嶺。

⑺《白帖》:"甄后面白,淚雙垂如玉箸。"劉孝威詩:"誰憐雙玉箸, 流面複流襟。"

武則天《璇璣圖序》:苻堅時,秦州刺史扶風竇滔妻蘇氏,名蕙,字若蘭,知識精明,儀容秀麗,然性近於急,頗傷嫉妒。滔拜安南將軍,留鎮襄陽,不與偕行。蘇悔恨自傷,因織錦為回文,五采相宣,瑩心輝目。縱廣八寸,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言,縱橫反覆,皆為文章,才情之妙,超今邁古,名曰《璇璣圖》。讀者不能悉通,蘇氏笑曰:"徘徊宛轉,自為語言,非我家人,莫之能解。"遂發蒼頭齎至襄陽。滔覽之,感其妙絕,迎蘇氏於漢南,恩好愈重。

⑼古《有所思》曲:"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段譯文

妻子我原是洛陽人,嫁個瘋癲的丈夫老想去什麼邊塞北京。

渴了就在易水河喝河水,歷來喜歡衝動。

胡馬在西北邊塞奔馳,香鬃綠毛迎風飄揚。

你鳴鞭催馬而去,希望殺敵立功邊陲。

你離家的時候還好言好語地說:我很快就會回來的,你騙人!

北京那裡美女多,個個都是馬上高手。

你也許從此就把我忘記,我們的恩情恩愛也許就要斷絕。

我的眼淚就像玉色筷子樣流下,金屋坐着也是怨恨深深。

無事的時候就像漢朝竇滔的妻子蘇惠蘭織迴文詩給你,邊織邊哭邊腸斷。

本來想把迴文詩寄給你,只怕你這個呆子不解風情。

還不如把它燒成了灰,讓它飄揚在空中,從此蹤跡全無更省點兒心。


作者簡介

李白[3](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公元762年的十一月,李白窮困潦倒,寄居在安徽當塗縣李陽冰處,當時他已經病入膏肓,自知時日無多,將平生詩文手稿全部交給族叔李陽冰,讓他帶管並編輯成集。然後,賦《臨終歌》一首,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4]

偉大的浪漫詩人李白,經歷坎坷,一生流離,性格卻始終樂觀,詩風也雄奇豪邁。如果你翻開《李太白全集》,開卷第一篇就是年輕時寫就的《大鵬賦》。他浪漫地不想做人,想做恃才傲物的大鵬;他不想老死於家鄉,渴望像振翅的大鵬那樣去遠征;他不甘於平庸,無時無刻不夢想出人頭地……他還一無所有,在賦中就浪漫地自比為大鵬,相信自己展翅高飛,必將使「斗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真是少年壯志可凌雲。

視頻

古詩賞析

酒鬼還是詩仙?一起走近豪放不羈的大詩人李白

參考資料

  1. 《代贈遠》 詩詞名句網;
  2. [1] 古詩文網;
  3.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
  4. 賦臨終歌而卒的李白,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將浪漫進行到底 搜狐首頁,發布時間;2018-08-28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