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給好友元丹丘的一首五言古詩。[1]

元丹丘是詩人李白的好友。李白在作這首詩的時候,已在京城長安拼搏了三年,即天寶三年(744),元丹丘給李白寫信來給他打氣鼓勵,於是李白就寫了這首詩,權作回信。

這首詩先以青鳥開篇,引出故人的來信,再概述來信的內容,道出故人對自己的勉勵牽掛,最後寫兩人分別己久,相互懷念。這首詩顯著的特點,就是表達上的委婉,以及對好友的深切情誼和掛牽。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作品出處;《全唐詩

外文名稱;With the poem writes a yuan Dan Hill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李白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原文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青鳥海上來,今朝發何處?

口銜雲錦書,與我忽飛去。

鳥去凌紫煙,書留綺窗前。

開緘方一笑,乃是故人傳。

故人深相勖,憶我勞心曲。

離居在咸陽,三見秦草綠。

置書雙袂間,引領不暫閒。

長望杳難見,浮雲橫遠山。

詩詞注釋

青鳥:《漢武故事》:「七月七日,上於承華殿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來也。有頃王母至。」後因以青鳥稱神仙的信使。

雲錦書:形容來信如雲霞一樣華美。

凌紫煙:翱翔於紫色的煙霞之上。李善《昭明文選》註:「古《白鴻頌》曰:『茲亦耿介,矯翮紫煙。『」

心曲:心田,心間。《詩·國風》:「亂我心曲。」勞心曲:勞費心神。

離居:離群索居;咸陽:代指長安。

詩句譯文

青鳥從海上飛來,現在要去哪裡?

口裡銜着盛有錦囊的書簡,交給我,又忽地飛去。

青烏飛走了,直入紫色的雲霄,送來的書簡就留在了綺窗的前面。

打開信封不由得笑起來,這封信原來是老朋友發來的。

在信中,友人一再情深意切地勉勵我,說他因懷念我而心中憂傷。

分別後他就住在咸陽,如今已三次見到秦地的草綠草黃。

我把這封信珍貴地藏在袖裡,渴望見到友人,眺望遠方。

佇望雖久,哪裡有友人的身影?只有浮雲纏繞着遠方的山崗。

作品鑑賞

這首詩開篇六句以神奇恍宕之筆,借古詩中常用的傳書使者青鳥為喻,巧妙地交待了接到友人來書的事件。從"青鳥海上來"到"書留綺窗前,其間似虛似實,變幻曲折,想象奇妙。

"開緘"二句,承接上文,點明就裡。"一笑",見出詩人打開書後由疑慮轉為快慰的心態變化;稱元丹丘為"故人,說明二人交往已早,情誼深厚。下面二句交待來書內容。"深相勖",見出勉勵之切;"勞心曲",見出憶念之深。這兩句詩,將來書內容全部囊括,將元丹丘對詩人既勉勵又憶念的一片深情表露無遺。

最後六句轉從詩人一方着筆,寫他對友人的真摯懷念。"離居"二句借"咸陽"代指長安,表明詩人在長安已滯留了三年之久;一個"秦草綠",已暗寓詩人見春草而思友之意。"置書"二句用"引領不暫閒力狀詩人翹首遠望的神態,正面表現濃重而熾熱的思友情感。最後兩句寫望而不見的悵惘之情。"浮雲橫遠山",境界迷濛而蒼茫,以此作結,含蓄蘊藉,無限愁思流溢於言語之外。

同時這首詩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青鳥的形象及其在這首詩中的作用。青鳥是神鳥,是西王母的使者。傳說在西漢時候,漢武帝看到一隻青鳥飛來,然後,西王母就到了。在這首詩里,青鳥就充當了李白的好朋友的信使。詩人天真地想:從東方飛來的信使呀,你具體是從哪裡飛來的呢?銜着一封信來,丟到我手裡就飛走了。天邊雲里,不見了你的身影,只有那封信還是實實在在的。很顯然,詩人從神話里借來青鳥的形象,讓這個可愛的小精靈傳遞自己與好朋友之間的思念。於是這種思念就顯得很美。

另一點要注意的是詩人的神態。是誰的來信呢?打開一看,是好朋友的,詩人由衷而笑。老朋友在信中一方面勉勵詩人要克服困難,一定要在京城站穩腳跟;另一方面也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讀着來信,詩人不禁想到自己在長安已經三年,芳草綠了又黃了,黃了又綠了。三年過去了,自己卻不能和親密好友相聚。遙望好友的方向,浮雲、遠山截斷思念的路。

這裡詩人的心情有一個先是開心後來憂傷的轉化過程。接到友人的來信,知道是友人寫的,無疑給在塵世中打拚的詩人以溫暖的安慰。但詩人又被信中內容勾起了對以往美好時光的回憶。

總體來說,這首詩清新俊逸,舒捲自如,寫情而不外露,寫景而含深情,配以奇妙的想象和形象的畫面,盎然有味。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3]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4]

視頻

康震:大詩人李白的氣韻與風采

大詩人李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