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識別
![]() |
企業識別,即Corporate Identity,是指一個企業所能標識自己、區別外界的內在特點和個性。它是塑造企業形象[1]的一種有力手段2。企業識別系統(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簡稱CIS)包括理念識別(MI)、行為識別(BI)和視覺識別[2](VI)三個子系統。
主要目的
企業識別的主要目的是打造統一、一致的企業形象,並通過識別系統的規範應用,確保企業的標誌標識在不同的媒介和渠道中都能以一種準確、清晰和一致的方式呈現。企業識別系統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企業品牌識別度
通過統一的標誌標識和視覺識別元素,使企業在市場中更容易被消費者識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塑造企業形象
優秀的企業識別系統可以幫助企業樹立正面、積極的形象,增強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感和好感度。
增強企業競爭力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CIS可以幫助企業塑造獨特的品牌形象,使企業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企業識別系統不僅包括視覺識別元素如企業標誌、色彩、字體等,還涉及企業的行為識別(如管理策略、員工行為規範等)和理念識別(如企業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等)。這些元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一個全面的企業形象,幫助企業在市場中建立獨特的品牌定位。
相關學說
在大多數場合CI被譯為「企業識別」或「企業身份」。CI是一項系統形象工程,可以使企業明確發展方向,並將整體運作納入既定的軌道。而且,CI戰略也是實現企業形象國際化的重要方法,CI的含義看似簡單,但現在關於如何準確理解CI的含義,卻眾說紛紜,國際上大致有以下幾種學說:
(一)文化適應說即認為CI是商品經濟發展到特定階段的「市場文化」的伴生物,導入CI,也就是企業增強社會文化適應功能。
(二)文化戰略說這種觀點認為,CI策劃不能停留在企業形象及形象傳播的表面層次,而應當統率企業的整體經營,成為「企業的差別化戰略」,亦即通過企業整體獨特文化的塑造,使企業更有效地適應環境。
(三)企業革新說這種觀點認為,CI就是企業自我革新的手段,這種革新不僅包括企業的外在形象,而且還包括企業的內在運行機制、企業整體經營的創新與「革新」。
(四)形象識別傳播說這種觀點主要強調CI的視覺形象識別和有效傳播功能,認為CI策劃的實質就是為企業塑造具有獨特個性的形象,並通過傳播媒介,加強企業信息傳遞的功能。
分類
企業識別通常被分為以下幾類:
通過企業設計(Corporate Design/CD)表現出視覺性特徵,它屬於企業識別的外觀顯示部分。其體現於標誌創作、工作服、表格、企業建築、色彩等。對企業設計的擴展,也可通過其它特性來表達,例如有聲展示(企業音景)或味覺展示。企業傳播(Corporate Communication/CC)指通過企業對內對外的交流,提高整體知名度和公眾形象。企業傳播體現於廣告宣傳營運,它指的不僅是對外活動,也包括企業內部溝通。企業行為(Corporate Behaviour/CB)作為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員工在人際關係活動、企業對外經營和宣傳中的文化現象。企業行為也體現在企業員工的活動、質素和批判力,以及企業獨有的守則制訂,如員工手冊。企業觀(Corporate Philosophy/CP)是指主導企業核心群體的思維,並反映其根本意向。通過企業理念和價值觀的基本信息傳達,對企業行為做出評估、規範和提出任務。企業文化(Corporate Culture)是指企業的目標和行為舉止。通過企業的日常運作體現企業觀和理念。在應用中,各個分類部分之間沒有明確界限。企業形象是一個特別的例子,它並不屬於企業識別。為企業改變新的面貌,這種服務與企業識別中企業樹立典型自身形象是相對的。
企業識別的基本重要因素還包括企業歷史、企業架構、眼光及理想(目標和理念)。通常口語中會把單一的企業設計誤稱為是企業識別,然而企業設計是隸屬於企業識別的一個重要元素y,簡稱CI。
參考文獻
- 移至 ↑ 怎樣提升企業形象,搜狐,2024-08-09
- 移至 ↑ 如何利用視覺識別系統打造校園獨特文化?,搜狐,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