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勢崎車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伊勢崎車站

圖片來自ウェブリブログ

日語名稱  いせさきえき

位置    日本群馬縣伊勢崎市曲輪町

站體類型  高架車站

月台配置  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
                    東武鐵道

伊勢崎站(日語:伊勢崎駅いせさきえき Isesaki eki)位於日本群馬縣伊勢崎市曲輪町,是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東武鐵道鐵路車站。伊勢崎線以此站為終點。

歷史

  • 1889年(明治22年)11月20日:兩毛鐵道前橋站 - 桐生站間通車,本站開業。
  • 1897年(明治30年)1月1日:日本鐵道收購兩毛鐵道。
  • 1906年(明治39年)11月1日:日本鐵道國有化,移交官設鐵道管轄。
  • 1910年(明治43年)7月13日:東武鐵道伊勢崎線太田站 - 本站通車。
  • 1934年(昭和9年)7月22日:第二代站房改建完工。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日本國有鐵道(國鐵)成立,本站為其所屬車站。
  • 1968年(昭和43年)9月1日:小山 - 前橋站間電氣化。
  • 1982年(昭和57年)4月1日:廢除貨運業務。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國鐵分割民營化,本站為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車站 。
  • 2000年(平成12年)10月:啟用自動驗票閘門。
  • 2001年(平成13年)11月18日:JR東日本導入IC卡Suica」。
  • 2006年(平成18年)3月18日:太田 - 伊勢崎間開始一人控制[1]
  • 2007年(平成19年)3月18日:東武鐵道導入IC卡「PASMO」。JR東日本⇔東武轉乘用以及東武出入場用的簡易IC卡驗票閘門也同時啟用。
  • 2010年(平成22年)
    • 3月13日:東武鐵道臨時站房啟用。JR東日本與東武檢票口分離,廢除月台轉乘用簡易IC卡驗票閘門。
    • 5月30日:兩毛線高架化工程完工,新站房(兩毛線側)啟用。北口與南口之間設置自由通道>。
  • 2012年(平成24年)3月17日:東武線導入車站編號[2]
  • 2013年(平成25年)
    • 10月19日:東武伊勢崎線高架化工程完成,新站房(東武伊勢崎線側)啟用。導入進站音樂。

車站構造

伊勢崎站周邊進行交通立體化後,JR部分魚2010年5月,啟用高架新站房。兩毛線在改為高架車站後,北口與南口之間也增設自由通道。

東武部分也與JR一同整備,2013年10月啟用高架新站房。

高架車站啟用後,南口中央是通往站內自由通道的行人通道,其東側部分是巴士與計程車專用的圓環,西側是一般車用圓環。

JR側北口也有站前廣場。


檢票業務

2010年(平成22年)3月12日以前,JR東日本負責兩公司的出入站業務。因此車站設有JR東日本的自動驗票閘門、指定席售票機與綠色窗口,東武線僅發售乘車券與「兩毛りょうもう」的特急券。 2007年(平成19年)3月18日以前,兩方屬於同一付費區,沒有轉乘檢票口。同日PASMO與Suica共通服務啟用開始,站內新設JR線 - 東武線轉乘用的簡易IC卡驗票機,使用IC卡乘車的旅客須感應過卡。

乘客若未感應過卡,則會以不同路線計算車資(多以經北千住計算)而有多扣款的可能。乘客若僅是要從本站直接搭乘東武線,檢票口與轉乘專用簡易IC卡驗票機都需感應過卡。

2010年(平成22年)3月13日起,東武專用的臨時站房啟用,兩方驗票口分離,東武開始處理售票業務。

2013年(平成23年)10月19日,東武的高架下站房完工。新站房沒有與JR的轉乘剪票口,須先行出站才能前往轉乘。[3]

JR東日本

JR 伊勢崎站

圖片來自改札畫像.net

位置    日本群馬縣伊勢崎市曲輪町3番1號

站體類型  高架車站

月台配置  2面3線

啟用日期  1889年(明治22年)11月20日

本站是將業務委託給JR東日本車站服務JR東日本ステーションサービス的業務委託站,為採用島式月台2面3線構造的高架車站。2018年3月10日起,早晨時段不配置站員。2010年(平成22年)5月30日高架月台啟用>。

1樓為剪票口,2樓為月台,站內設有四座電扶梯與兩座電梯>。

本站起訖列車停靠2號線與3號線共用的中線軌道,3號線為下車月台,2號線為乘車月台。

月台配置

月台 路線 方向 目的地 備註
1 兩毛線 上行 高崎方向[4]  
2 線路共用。本站起訖上行與下行部分列車使用
3 下行 小山方向
4  

(來源:JR東日本:車站構內圖



東武鐵道

東武 伊勢崎站

圖片來自改札畫像.net

位置    日本群馬縣伊勢崎市曲輪町3番1號

站體類型  高架車站

月台配置  1面2線

啟用日期  1910年(明治43年)7月13日

2013年(平成23年)10月19日完成高架化,現為島式月台1面2線終點車站。是東武鐵道最西邊的車站。車站編號TI 25

月台配置

月台 路線 目的地
1 TI 伊勢崎線 淺草方向
2
  • 地面車站時代的2010年3月12日以前與JR共用檢票口,因此月台編號接續JR月台為4、5號線。
  • 月台約可停靠7輛編組。月台夜間可停放兩組三輛編組的列車。目前進站列車中最長的是六輛編組的兩毛號。配合過去普通列車直通淺草時代的6輛編組,伊勢崎線太田站 - 本站間各站都可停靠六輛編組列車。

交通立體化

2000年(平成12年)度開始進行JR兩毛線 (約2.5km) 與東武伊勢崎線 (約2.2km) 的交通立體化高架化)。

事業主體由群馬縣、伊勢崎市、東日本旅客鐵道、東武鐵道四者組成,將廢除JR兩毛線七處與東武鐵道伊勢崎線十三處、共計二十處的平交道,以解決道路阻塞並促成市區縫合。

2010年(平成22年)5月30日,兩毛線高架化>。東武伊勢崎線則在2010年(平成21年)動工,2013年(平成23年)10月19日啟用高架車站。

兩毛線高架車站啟用時,增設連通南北兩側站前廣場的自由通道。

車站周邊也同時進行土地區劃整理事業,除了整備道路與站前廣場,也積極招商吸引商辦進駐周邊土地。

最初東武伊勢崎線規劃要在西側設置有效長度230公尺(約可停放一列10輛編組列車)的拖上線,但最後取消[5]

車站周邊

本站位於歷史悠久的市區北端。市區中央有東武伊勢崎線的新伊勢崎站

伊勢崎市在幹線道路旁興起多間大型商業設施,但舊市中心如同其他日本地方都市出現了商業衰退的情況。

2008年(平成20年)4月1日起,在伊勢崎市重整社區巴士後,除了8系統以外的全部路線都從本站起訖(不從新伊勢崎站起迄),加上原有的路線巴士,本站成為市內的交通中心。

巴士路線

南口

  • 伊勢崎市社區巴士「青空」[6](委託國際十王交通)
    • 往市內各地
      • [1 赤堀Shuttle](赤堀支所、Caribbean Beachカリビアンビーチ
      • [2 東Shuttle](東部MALLスマーク伊勢崎北、東支所、東公民館) 
      • [3 東西Shuttle](醫師會醫院、新田曉高校)
      • [4 境Shuttle](醫師會醫院、境支所、境町站) 
      • [5 南部Shuttle](福祉廣場、縣立伊勢崎高校) 
      • [6 伊勢崎站北巡迴](文化會館、華藏寺公園、SUPER MALL伊勢崎) 
      • [7 伊勢崎站南巡迴](SUPER MALL伊勢崎、市民醫院、市役所、醫師會醫院)
      • [9 波志江・赤堀・東連絡](赤堀支所、赤堀藝術文化廣場、國定站南口、東部MALL北)
    • 市民醫院方向
      • 上述系統編號[1 - 5、9]路線。各地到本站後再至市民醫院。

相鄰車站

東日本旅客鐵道
兩毛線
駒形伊勢崎國定
此站至國定站之間曾設有東伊勢崎站東伊勢崎駅,於1968年棄用,並於1987年起廢除。
32px 東武鐵道
TI 伊勢崎線
  • 特急「兩毛」起迄站
普通
新伊勢崎(TI 24)-伊勢崎(TI 25)

視頻

群馬の「伊勢崎」で降りてみたら駅前なにもない・・ほんとに20萬人都市なんかーーい!!!


伊勢崎市ってどんな街? 中心市街地は空洞化も便利な街だった!【群馬県】


參考資料

  1. 會社の沿革 平成11年~20年,東武鉄道,2015-08-31
  2. 社の沿革 平成21年~,東武鉄道 ,2015-08-31
  3. 構內マップ 伊勢崎駅 ,東武鉄道,2018-11-05|
  4. 駅構內図(伊勢崎駅),東日本旅客鉄道,2019-11-24
  5. 存檔副本
  6. いせさきしコミュニティバス「あおぞら」|伊勢崎市. [2018-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5) (日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