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偽代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偽代碼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偽代碼(Pseudocode)是一種非正式的,類似於英語結構的,用於描述模塊結構圖的語言。人們在用不同的編程語言實現同一個算法時意識到,他們的實現(注意:這裡是實現,不是功能)很不同。尤其是對於那些熟練於不同編程語言的程序員要理解一個(用其他編程語言編寫的程序的)功能時可能很難,因為程序語言的形式限制了程序員對程序關鍵部分的理解。這樣偽代碼就應運而生了。偽代碼提供了更多的設計信息,每一個模塊的描述都必須與設計結構圖一起出現。

簡介

使用偽代碼的目的是使被描述的算法可以容易地以任何一種編程語言(Pascal,C,Java等)實現。因此,偽代碼必須結構清晰、代碼簡單、可讀性好,並且類似自然語言。 介於自然語言與編程語言之間。以編程語言的書寫形式指明算法職能。使用偽代碼, 不用拘泥於具體實現。相比程序語言(例如Java, C++,C, Dephi 等等)它更類似自然語言。它是半角式化、不標準的語言。可以將整個算法運行過程的結構用接近自然語言的形式(可以使用任何一種你熟悉的文字,關鍵是把程序的意思表達出來)描述出來。

評價

當考慮算法功能(而不是其語言實現)時,偽代碼常常得到應用。偽代碼中常被用於技術文檔和科學出版物中來表示算法,也被用於在軟件開發的實際編碼過程之前表達程序的邏輯。偽代碼不是用戶和分析師的工具,而是設計師和程序員的工具。計算機科學在教學中通常使用虛擬碼,以使得所有的程序員都能理解。綜上,簡單地說,讓人便於理解的代碼。不依賴於語言的,用來表示程序執行過程,而不一定能編譯運行的代碼。在數據結構講算法的時候用的很多。偽代碼用來表達程序員開始編碼前的想法。[1]

參考文獻

  1. 偽代碼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