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處難忘酒十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處難忘酒十首

作品名稱:何處難忘酒十首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王令

何處難忘酒十首是北宋詩人王令的作品之一。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鍾美,後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後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1]

正文

一、

何處難忘酒,君臣草昧初。 謀臣偷賊膽,力士斡凶鋤。 日月明將霽,乾坤害欲除。 此時無一盞,何以壯雄圖。

二、

何處難忘酒,天心渴太平。 焚山急賢出,拔草惡奸生。 議盡芻蕘口,歌回雅頌音。 此時無一盞,何以快輿情。

三、

何處難忘酒,登賢入用初。 一身兼禹稷,四海再唐虞。 去聖千年恨,明時一日舒。 此時無一盞,何以酹享衢。

四、

何處難忘酒,王朝四海中。 魚鳶上下樂,羌狄朔南通。 萬玉叢丹陛,千簪合辟雍。 此時無一盞,何以樂成功。

五、

何處難忘酒,君王宴豫年。 群謀安一統,無口議將然。 閒暇開元後,優遊大業前。 此時無一盞,何以慰遺賢。

六、

何處難忘酒,王臣立藎方。 群邪終自直,萬死不摧剛。 社鼠旁難塞,龍鱗逆易傷。 此時無一盞,何以洗憂腸。

七、

何處難忘酒,窮邊壯士歌。 寒弓彎未試,秋劍拔新磨。 月落陰山暗,沙昏伏甲多。 此時無一盞,何以陷前戈。

八、

何處難忘酒,欃槍世不平。 孤兒未勝甲,孀母送為兵。 氣絕心肝裂,號窮血淚橫。 此時無一盞,何以活餘生。

九、

何處難忘酒,窮才世不知。 出門無直道,開口礙當時。 白髮無端速,青山不忍期。 此時無一盞,何以慰憂思。

十、

何處難忘酒,亡君復舊遊。 黍離經故國,麥秀悼前羞。 遠目何勝盡,行車逆自留。 此時無一盞,何以謝悠悠。[2]

作者生平

王令七八歲時進書塾讀書。他常是白天與眾學童一起嬉戲,晚上回家獨自讀書,有時通宵達旦而不眠。少年時代的王令,好助人,氣盛放縱,對他人不義行為好當面指責而無所顧忌,眾人都很敬服他。

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十六歲的王令跟隨叔祖父的長子越石來到瓜洲(今江蘇揚州南)。次年,王令即離開寄居十年的叔祖父而另立門戶,接回了寡居而難以生存的姐姐及外甥。從此,王令開始了長達十年的與姐姐相依為命、孤貧流浪的家塾聚學生活。經濟上失去了對叔祖父的依賴,一個三口之家的生活擔子落在了年僅十七歲的王令身上。在瓜洲安家不久,王令便隻身到山陽縣某家塾當先生。第二年,又應邀去天長縣一束姓的人家家塾聚學。在這裡,王令一共度過了五個春秋。束氏,是王令一生中相交最深的知己之一,他給了孤苦的王令經濟上的支持和感情上的安慰。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朝廷舉行科舉考試,二十一歲的王令不顧眾人的勸說,決然放棄了進取功名的機會。在這以後幾年間,王令從未參加科舉考試。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入京,途經高郵,王令投書並贈《南山之田》一詩與王安石以求見,開始了他與王安石的交往。王安石長王令十一歲,在這之前,早與王乙父子相熟,王令也早已敬佩他的人品和文章,王令曾在《與束伯仁手書》中云:「自揚雄以來,蓋未有臨川之學也。」王安石也十分看重王令的為人與才學。在回信中他贊王令「足下之材,浩乎沛然,非某之所能及」、「足下之行,學為君子而方不已」。從此,兩人書信往來頻繁,成莫逆之交。經王安石的舉薦,當時許多有聲譽的文人學者開始與王令投贈唱和,王令的詩文得以傳抄流通。

十八歲時在王安石的關心與努力下他終於娶親成家。次年妻子有孕,這給王令孤寂貧困的生活帶來了一點安慰與甜蜜。然而,此時他的腳氣病越來越劇。疾病迫使他臥床難起,「足疾之餘,心虛善忘,恍惚無聊」(《與王介甫書》)。嘉祐四年(1059)六月初二,年僅二十八歲的王令便在貧病交加之中離世而去。[3]

主要作品

著作有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