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余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余煌 

本詞條收錄兩名名為余煌的人物,他們是:1.余煌(約公元一八二一年前後在世),字漢卿,號星川,江西婺源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乾隆至道光年間在世,年七十六歲。嘉慶舉人,授五品知縣銜,未入仕,鄉村名儒。博極群書,工詩古文辭,尤精天文歷算,著名科學家。2.余煌(1588~1646),字武貞,號公遜,浙江會稽人。明天啟五年(1625)狀元。 本 名 余煌 字 號 字武貞,號公遜 所處時代 明 民族族群 漢 出生地 浙江會稽 目錄 1 嘉慶舉人 2 明末忠烈 ▪ 個人簡介 ▪ 早年經歷 ▪ 抗清殉國 ▪ 生年考證

                                 嘉庆举人编辑

嘗豫推嘉慶戌(公元一八一四年)以後十年日月交食,分秒時刻皆準。煌所著有《吹壺》、《北征》、《芝陽》各詩草,及《野雲詩餘》、《詞鯖咫聞》、《梅窗餘墨》、《春秋求故》、《夏小正星候考》、《句股晷度》、《日星測時新表》……等,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據民國版《婺源縣誌》載,余煌「嘉慶三年(1798)舉人。品行端方,博覽群書,工詩、古文辭,所著書皆能援證古今。尤精天文歷算,嘗預推嘉慶甲戌(1814)以後十年日月交食,分秒時刻皆準。著述甚豐,有《春秋求故》四卷、《天官考異》、《夏小正星候考》、《長曆》、《二十星距離》、《二十八宿距離推步考要》二卷、《勾陳昝度》、《勾股正義》、《日星測時新表》二卷、《中星表》、《新安揆日定方便覽》、《預測十年日月交食分秒時刻》、《弧角簡法》四卷、《垂弧捷術》、《次形八線用例》、《讀書度圜記》十卷、《讀書度圜續記》十卷、《諸家世實異同》、《星名異同錄》、《參訂天官考異》、《衍談錄》二卷、《勾股、三角、八線諸法纂要》四卷、《吹壺草》六卷、《北征草》、《芝陽草》、《九九吟》、《梅花書屋集唐》、《咫聞錄》二卷、《野雲詩餘》、《詞鯖》、《梅窗餘墨》四卷等傳於世。」他一生在外地府縣設館教書,所教學生中有不少人考取功名,且有中狀元者。所著有多部被編入《四庫全書》。煌在七十歲壽辰時自擬了堂匾和楹聯,密封交付子孫,囑在他蓋棺之日懸掛。後來啟封,其匾曰:「樂天安命」。其聯曰:「讀文書頗知三畏,宅我心不失一誠。」事實求是地給自己的一生預先作了定論。民間有關於余煌的神奇故事在流傳。現錄余煌詩一首:「家園遙隔路三千,兩字平安寄錦箋。但恐秋風南去雁,到來還讓夢魂先。」

                              明末忠烈编辑

個人簡介 余煌,字武貞,浙江會稽人,天啟五年進士第一。 [1] 授翰林院修撰。曾參與修纂迫害東林黨人的《三朝要典》。崇禎即位,余煌雖受牽連並未遭受懲罰。不久,家母病故,辭官歸鄉。服喪期滿,被任命為左中允,官右庶子。崇禎十七年(1644),思宗吊死煤山後,魯王任命余煌為兵部尚書。隆武二年(1646)六月,清兵直逼紹興,魯王渡海而逃。余煌見大勢已去,果斷下令,大開城門,放軍民出城避難。城空之後他賦絕命詩一首,獨自出東門赴水,殉國而死。 早年經歷 余煌,明末狀元,曾任翰林院修撰,南明魯王政權的兵部尚書,紹興著名鄉賢。余煌自幼有大志,好學,博覽群書,《二十一史》逐一圈點、批註,半字不苟。他為人操行堅正,耿直不阿,一生愛國、愛民、愛家鄉。當時自然災害頻發,連歲飢旱,余煌大聲疾呼,使朝廷全部減免災區的賦稅。 崇禎十一年,余煌回家鄉看望父母,見三江閘年久失修,立即倡議修復。此後他又發現天樂鄉田地鄰近曹娥江,經常受到潮水的影響,耕種不能穩定,影響農民的生計,他就又自告奮勇,出資出力在貓山的山麓邊建起水閘,橫截江流,啟閉有法,使荒涼的灘涂成為膏腴的良田,當地老百姓非常感激,在閘上為他立祠。 抗清殉國 據史料價值很高的清翁洲老民所著的《海東逸史》和《小腆紀年》記載,崇禎十七年(1644),明思宗死後,抗清官兵在浙江擁立魯王政權,定都紹興,詔令閒居在家的余煌出任禮部右侍郎、戶部尚書,余煌一概堅辭。後因武將驕橫跋扈,魯王又下第三道詔令,任命余煌為兵部尚書,至此余煌深明大義,勇赴國難,毅然就職,決心為抗清鬥爭出一把力。當時,名望很高的兵部主事黃宗羲等人一度策劃向鄰國日本借兵,余煌強烈反對,認為這可能會引狼入室。 隆武二年(1646)六月,清兵直逼紹興,魯王渡海而逃,有人建議余煌組織人馬據城死守,余煌冷靜地分析形勢後說:「大勢已去。江邊數萬軍隊已不堪一擊,還想以老弱殘兵守住城池嗎?徒勞的抵抗豈不是坑害百姓?」他果斷下令大開城門,讓軍民出城避難。城空之後,他賦絕命詩一首:「穆駿自馳,老駒忍逝。止水汨羅,以了吾事。有愧文山,不入柴市。」詩中的「穆駿」指魯王,「老駒」稱自己,「文山」指文天祥,「柴市」指刑場。他從容穿好朝服,告訴僕人「我死後,隨便弄口棺材,殮以常服,不作佛事,不入鄉賢祠,不刻文集,不要墓誌,不擇地形,只在墓碑上寫『明高士余武貞墓』就可以了。」然後余煌獨自出東郭門,到渡東橋邊投河,不料被船工救起。他嘆道:「忠臣也不好做啊!」兩天後,又投河道更深的地方,殉國而死。據清邵廷采《東南紀事》記載,清朝統治者為之震動,規定在進攻紹興和寧波等地過程中,不能濫殺百姓,並且追諡余煌為忠節。 生年考證 對於這樣一位名垂千古的人物,由於《明史·余煌傳》沒有寫明他的出生時間,加上史料的缺乏,後來出版的介紹余煌事跡的一些著作,如《浙江通志》、《紹興名人志》都沒有他出生時間的記錄,只有他殉國而死的時間,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筆者最近閱讀明德堂本《冢斜余氏家譜》有了意外發現,《冢斜余氏家譜》的《余氏備考》記載:「余煌,字武貞,號公遜,生於明神宗戊子年十月十七日辰時,中天啟辛酉科鄉試二十二名,乙丑科中狀元。」筆者認為這個記載的正確性是高的,第一,這一記載的時間是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與余煌去世時間(1646年)相隔不算太遠;第二,它記錄得非常精細,不僅有年、月、日,還有出生的時辰,而且還記錄了他鄉試是第二十二名;第三,它記錄的余煌考中狀元的時間與公認的時間一致。所以,在沒有更確實的歷史記載被發現的情況下,應該認定明神宗戊子年,即明神宗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是余煌出生的時間,他享年五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