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山獅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獅山鎮隸屬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是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的主要載體。位於佛山市南海區中部,地處珠三角廣佛經濟圈核心地帶,鄰近廣州港奧,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全鎮總面積330.6平方公里,擁有;南國桃園博愛湖南海中央公園等景點。

1995年,成立獅山街道2005年,南海進行新一輪區劃調整,小塘、官窯、松崗、獅山合併為獅山鎮。

基本簡介

獅山是南海—這個2006年全國百強縣五強之一的市轄區的最大面積的一個鎮。

近年來,獅山發展迅速,在其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內,已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進駐。

2011年6月,佛山市南海區政府向社會公布該區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深化鎮(街道)下屬辦事處改革的意見,應「中樞兩翼,核心帶動」發展新戰略,鎮(街道)下屬辦事處將撤併調整為「社會管理處」,其中獅山和大瀝兩鎮分別改為設置東、西區社會管理處。撤銷獅山鎮官窯辦事處、松崗辦事處、小塘辦事處,成立獅山鎮東區社會事務管理處(管轄原官窯、松崗辦事處)以及獅山鎮西區社會事務管理處(管轄原小塘、獅山辦事處)。

基本概況

獅山鎮成立於2005年1月11日,位於南海西部,是由原獅山街道松崗鎮官窯鎮、小塘鎮整合而成,面積256.0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6.18萬人,外來人口22.3萬人,轄7個社區居委會和49個村委會,是全區地域面積最大的鎮(街道)。

生產總值

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9億元,增長16.2%;工業總產值1245億元,增長28.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4.2億元,增長0.2%;工商稅收28.4億元,增長2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5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747元,分別增長6%和8.5%。2009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0億,工業總產值1500億元。

區位介紹

獅山交通條件發達、土地資源豐富、基礎能源充足、自然環境優美。廣三(肇)高速、321國道、珠二環、佛山一環、廣茂鐵路、北江水道等區域性交通動脈均貫穿獅山,加上南海西部目前已經建成的興業路桃園路三環西路虹嶺路等主幹道路,構成了發達的立體交通網絡,使獅山成為南海乃至佛山的區域性交通樞紐。獅山轄區內超過50%的區域屬丘陵台地,便於規劃開發。內有多座大型輸變電站、水廠、供氣公司等基礎能源設施,滿足經濟發展需要。

規劃發展

獅山已初步發展成為南海乃至佛山的產業、科研、教育基地。今後獅山的發展定位是「新規劃、新產業、新城區」,也就是要發展成為南海新的產業發展核心,佛山「2+5」組團城市體系中5個30-50萬人規模的中心城鎮之一,建成南海新的城市副中心。發展目標是以獅山為載體用10年時間再造一個新南海,成為佛山市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的示範區。具體在經濟指標上就是用10年時間即是到201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達1000億元,GDP480億元,相當於現在全區的經濟總量。近期目標是從現在起用3年時間實現GDP翻一番,達到200億元。

資源概況

獅山是南海土地資源最豐富的鎮(街道),轄區範圍內超過65%的區域屬山崗丘陵地帶,其中大部分仍保持自然生態,易於今後規劃開發。獅山基礎能源充足,內有多座50萬伏、11萬伏輸變電站、南海第二水廠、南海天然氣有限公司獅山分公司等基礎能源設施。

園區介紹

廣東佛山南海經濟開發區是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的省級工業園區,同時也是佛山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六園」之一的「佛山·南海園」。開發區位於佛山市南海區中西部,地處廣佛都市圈中心地帶,屬於區域性交通樞紐。

開發區將自身定位於南中國的國際化產業綠色新城,把綠色環保作為開發理念,以平板顯示器件、汽車零配件、智能家電、半導體照明和風力發電設備製造五大龍頭產業為主導,把軟件園作為創新重心,使開發區的大、中、小企業有效結合,實現內外資共引的多元化發展格局,並將研發、生產、商貿、居住、教育等多種城市功能融為一體,走出一條以生態集約和高新科技為核心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開發區先後獲得「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佛山)顯示器件產業園」、「廣東省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廣東省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南海·中國家用電器創新工業園」等榮譽稱號。

六大片區

軟件園重點發展國家科研項目和職業培訓,以及創意產業、軟件外包、數字媒體等高新技術產業。現已進駐華南師範大學1所全國重點高校,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南海東軟信息技術學院兩所高職院校以及、廣東省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校1所中專。

除此之外,開發區還擁有創業中心和研發中心大樓等多個企業孵化平台,並已引入中國科學院(佛山)產業技術創新科技園、廣東(南海)數字創新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廣東平板顯示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山大學佛山研究院、濟勝光電、國凱數字媒體、朗肽生物製藥等多家科研機構和高新企業。

松夏園

松夏園A區位於開發區東北部,產業定位以家電汽配食品玩具為主,業已形成以白色家電、小家電的製造及相應的配件、服務為主的特色家電產業,吸引了美國、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和國內的知名企業落戶發展。知名企業品牌包括東芝、TCL、伊立浦等。松夏園C區位於開發區北部,以大型資本密集型企業集團為主要引進目標,以發展汽配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現已引入本田零部件、旭硝子汽車玻璃等大型項目入園[1]

光電顯示器件產業園

光電顯示器件產業園地處開發區西北部,背靠青山綠水,東面、北面與快速交通幹線相連,距離珠二環高速和「佛山一環」出入口僅數百米。憑藉着方便、快捷的珠三角海、陸、空交通網絡中心位置,為進駐園區企業大大地提高運輸效率並減少物流成本。同時,廣東省進出總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地方政府和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確保對TFT—LCD項目提供高效服務。

到目前為止,該園區已引入奇美電子菱展光電奇明光電啟耀光電等平板顯示產業的上下游知名企業相繼進駐。

汽配園

汽配園位於開發區西南部,已吸引包括世界500強企業本田汽車用品、愛信精機以及阿茲米特、國分等一大批優質汽配項目進駐,實現了本田豐田、日產三大日本汽車生產廠商的汽配供應商齊聚南海的格局,一條涵蓋汽車配件生產、整車製造、銷售及服務的產業鏈在此形成。

南園

南園北接廣三高速公路、321國道,園內以大型高科技民營企業、IT巨頭、跨國公司等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企業為主,通過大力發展內源和外源經濟有機結合、外向型為主、產業關聯度高的科技先導型工業。知名企業包括樂家潔具、福迪汽車、廣東雪萊特、萬能達精密組件等。

北園

北園於2003年底正式啟動建設,以大型資本密集型企業集團為主要引進目標,主要發展機械、塑料、家具產業、汽配、輕工機械製造、光電照明、家具等產業,目前已有佛山豐田紡織汽車零部件、薩克米陶瓷機械、中顯科技、鼎峰珠寶、歌泰家具等大型企業進駐。

發展歷史

獅山一九九五年建區,二OO五年改區為鎮。轄12個村委會,總面積7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萬人。獅山丘陵崗地多,歷史傳統上以農業生產為主。建區初期,獅山一窮二白,年財政收入不足500萬元。一九九七年獅山選准土地開發為突破口,規劃10平方公里的土地,興建科技工業園,大力招商引資,吸引了近200家企業落戶獅山。經過短短几年發展,獅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財政收入翻了幾番,接近1個億,吸收外來投資30多億元,成為南海區最具發展潛力的鎮區之一。

獅山人很注重規劃。到這裡投資的企業都必須遵循嚴格的規劃,外立面、外牆色都得統一控制。起初一些投資者不是很理解,認為怎樣建廠是自己的份內事。但是隨着一幢幢賓館式的廠房建成,大工業園現代氣息逐漸顯現出來,企業家都不得不嘆服。

地域升值了!獅山科技工業園開始名聲在外。政府和企業都嘗到了科學規劃的甜頭。獅山人的膽子更大了。南海軟件科技園成功發展產生了強大的輻射作用。市政府對獅山的發展定位提到更高的層次,從政策等方面給予很大的支持。獅山人因勢利導,重新修編總體規劃,在獅山大道以東,規劃興建10平方公里的科技工業園,以發展科技工業為主,重點發展電子技術元件、光電源、精密機械、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高科技、環保型行業。這次規劃借鑑了國內外優秀工業園的先進經驗,突出人、自然和科技的和諧共生,實現功能合理分區,充分體現:"科技、規模、大工業"的氣息。科技工業園分A、B、C區,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已超過1.5億元。首期C區3000多畝土地已開發完畢,共引入130多家企業,大批高科技企業相繼進駐園區,生產廣州地鐵通風系統的南海區南方風機實業有限公司來了,中國電光源行業大哥華星光電實業有限公司來了……

建區初期,稅務、金融、郵電等後勤服務機構都未建立,被人戲稱殘廢的鎮區。獅山要發展,必須要努力增加財政收入。九七年,新的領導班子選准土地開發、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充分利用獅山在佛山經濟圈的區位優勢,整合開發工業園區。

機會終於來了。1998年,南海區市區新格局的規劃評審終於確定下來了。桂城區作為南海區的城區,今後重點發展商住服務業,中軸線一帶的工廠必須限期拆遷。在南海土生土長,摸爬打滾十多年的企業家,何去何從呢?是改革開放政策造就了他們,是南海市政府一直對民營經濟關心支持才培育出一大批企業家。他們的家就紮根在南海,要搬家,也不能離開南海。獅山離桂城不到30分鐘車程,工業園區原是丘陵崗地,開發成本低,土地出讓價便宜,於是吸引了桂城一帶的拆遷廠。南海區東方編織塑料有限公司、南海區南方風機實業有限公司、南海市力明電器有限公司、南海市東方紙箱機械有限公司……一大批有實力的企業象蜜蜂追隨着蜂王一樣遷往獅山。

幾乎是同一時間,佛山國有企業改革,佛山城區改造,也有一大批企業需要向外發展,獅山這個聚寶盤好像長了磁力一樣,把四鄰的企業吸納過來,高達利絲織有限公司、鵬聯衛生材料有限公司、萬能達精密元件有限公司、佛山柴油機廠……大批佛山企業也進駐了獅山。據統計,幾年來獅山吸納的一百多家企業,超過一半是來自桂城佛山。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南海大地掀起了一場信息化革命。廣東省四大軟件園之一的南海軟件科技園落戶獅山。從此,獅山的青山綠水撩開面紗展現在世人面前。獅山開始被廣為知曉。

1997年廣州中望商業機器有限公司落戶軟件科技園,這是南海軟件園第一家進園企業。隨後的幾年裡,南市政府花大力氣建設南海軟件科技園,先後引來了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東軟信息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三所大學,吸引了微軟、IBM、思科、新太、東軟等一批國內外知名IT企業進園。南海軟件科技園正逐步建成為南海的產學研基地。

軟件科技園的建設得到了國家、省、市領導的關心和支持。1999年2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視察了南海軟件科技園;199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視察了南海軟件科技園-------

為了配合科技工業園區的開發,吸引高素質的人才留在獅山。獅山人積極推進中心城區的建設,努力把城區建成為具南亞風情湖濱式現代化新城鎮。很快,俊景花園、聯排別墅、商業步行街、一座座花園式商品樓拔地而起。音樂噴泉、獅城中學、石門中學獅山校區、中心小學、人民醫院、郊野公園-------一系列的配套設施也相繼動工興建。獅山中心城區在一片荒崗地上崛起,正逐步成為獅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企業發展提供後勤服務。

獅山要發展就必須要吸引外來投資。現時招商引資競爭如此激烈,要贏得投資者的信賴,必須要做好投資服務。從一開始,獅山就着力建設一個全面服務型的政府。獅山制訂了"四多四少"政策,要求各部門對投資者要多支持少干預,多指導少指責,多服務少設卡,多協調少扯皮,真正做到寓管理、監督於服務中,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為投資者創造一個良好寬鬆的創業環境。為了吸引投資者,履行「投資者至上」的服務承諾,獅山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投資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項目諮詢、立項、規劃、報建等一條龍服務,充當企業的「保姆」,事無大少,為企業分憂解難。良好的服務贏得了投資者的信賴。[2]

榮譽記錄

2016年6月25日,2015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鎮名單出爐,獅山鎮排名第3。

相關視頻

南海獅山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