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手炭疽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佛手炭疽病

症狀

為害葉片,在葉片上形成近圓形、中央淡褐色、邊緣棕褐色的病斑,上生病原菌的許多黑點狀分生孢子盤。為害枝條,引起枝梢回枯,梢上有褐斑,葉片萎凋枯死。為害幼果,造成早期落果。為害成熟佛手果,果實上病斑起初多在蒂部附近開始,淡褐色至褐色,水漬狀,有時邊緣色深,最後呈黑褐色,並稍凹陷,上生許多小黑點狀的分生[[]]孢子盤,嚴重時一個果實上病斑累累,迅速腐爛掉。

病原

Co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濃孢炭疽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為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et Schrenk稱圍小叢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病菌形態特徵參見枸杞炭疽病。此外Colletotrichum capsici (Syd.) Butler常與C.gloeosporioides一起主要為害果實,未見其為害葉片。[1]

發生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也可在枝、葉、果內進行潛伏或侵染。溫濕度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從傷口、氣孔或直接從表皮侵入,進行多次重複侵染。遇有冬季低溫凍害、早春低溫陰雨或夏季高溫多雨易發病。栽培管理跟不上或土壤瘠薄、排水不良、害蟲多、樹勢衰弱發病重。 [2]

分布與危害

危害佛手

防治方法

(1)防治該病關鍵是千方百計增強樹勢。注意增施有機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

(2)春、夏、秋各季嫩梢期、落花後的嫩果期噴灑國光銀泰(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國光思它靈(氨基酸螯合多種微量元素的葉面肥),用於防病前的預防和補充營養,提高觀賞性; 發病初期,病初期噴灑25%咪鮮胺乳油(如國光必鮮)500-600倍液,或50%多錳鋅可濕性粉劑(如國光英納)400-600倍液。連用2-3次,間隔7-10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