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佩德羅·巴拉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佩德羅•巴拉莫》是胡安•魯爾福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不僅立意深刻,而且,在藝術形式上也富有新意,迄今仍被認為是「拉丁美洲文學的巔峰小說之一」,被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 故事裡,胡安·普雷西亞受幻想的指引,在母親的指引下,前往科拉馬尋找父親佩德羅·巴拉莫。然而,他看到的是一座「冷冷清清、空無一人」的村莊。事實上,他要找的父親早已不在人世。現在的科瑪拉 被披上了死亡的外衣,染上了死亡的病症。從他走進科瑪拉的那一刻起,只有未經超度、終日不得安寧的鬼魂們在與他打交道。通過這些遊蕩在各個角落的魂魄,他了解了父親生前的形象——一個狡詐、殘忍、作奸犯科,同時又被命運深深玩弄,失去了兒子和愛妻的農場主。 在這部小說里,魯爾福幾乎用盡了現代派所有的寫作技巧:意識流、超現實、荒誕……然而,所有的這些寫作技巧都被他巧妙地嫁接了——真正的不留痕跡。在他樸實無華的敘述方式下,隱藏的是拐彎抹角的敘事結構,破碎迷離的魔幻氣氛融化了無窮的藝術底蘊。 對於胡安·魯爾福作品的深入了解,終於使我找到了為繼續寫我的書而需要尋找的道路……他的作品不過三百頁,但是它幾乎和我們所知道的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一樣浩瀚,我相信也會

一樣經久不衰。

 ——加西亞·馬爾克斯

《佩德羅·巴拉莫》是一座文學高峰,只能仰視和默默攀爬。

 ——蘇童

評論家們稱這個集子為魔幻現實主義傑作,而事實上這時的魯爾福還相當傳統。作品中不但沒有多少魔幻色彩,即使放在19世紀也決不會有誰感到意外。但這並不影響他展示才華:一種與眾不同並從此一以貫之的質樸。他的作品全都以墨西哥農村生活為題材。一部分寫墨西哥革命,比如《孤獨的夜晚》、《烈火平原》和《我們分到了土地》。前兩篇敘述農民起義軍的慘敗和革命理想的破滅。第三篇寫革命「勝利」後農民們獲得的土地竟是一片寸草不長的乾渴貧瘠之地。另一部分則大都寫墨西哥農村的貧窮、落後和富者的為富不仁、貧者的救死不贍。 毫無疑問,使魯爾福躋身於拉丁美洲名作家之列的除了他的《平原烈火》,還有他的中篇小說《佩德羅·巴拉莫》(1955)。後者也許稱得上是他的集大成之作。 本書是胡安·魯爾福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不僅立意深刻,而且,在藝術形式上也富有新意,迄今仍被認為是「拉丁美洲文學的巔峰小說之一」,被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作者因此被譽為「拉丁美洲新小說的先驅」,1970年獲墨西哥國家文學獎,198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利亞斯王子文學獎。


作者簡介

胡安·魯爾福(Juan Rulfo,1917年5月16日-1986年1月7日),墨西哥作家和攝影家,台灣譯為璜魯佛,全名Juan Nepomuceno Carlos PrezRulfo Vizcano(胡安奈波慕塞諾卡洛斯貝雷斯魯爾福維斯卡伊諾) 他的作品全都以墨西哥農村生活為題材。一部分寫墨西哥革命,比如《孤獨的夜晚》、《烈火平原》和《我們分到了土地》。前兩篇敘述農民起義軍的慘敗和革命理想的破滅。第三篇寫革命勝利後農民們獲得的土地竟是一片寸草不長的乾渴貧瘠之地。另一部分則大都寫墨西哥農村的貧窮、落後和富者的為富不仁、貧者的救死不贍。毫無疑問,使魯爾福躋身於拉丁美洲名作家之列的除了他的《平原烈火》,還有他的中篇小說《佩德羅·巴拉莫》(1955)。後者也許稱得上是他的集大成之作。

內容預覽

我來科馬拉的原因是有人對我說,我父親住在這兒,他好像名叫佩德羅巴拉莫。這是家母告訴我的。我向她保證,一旦她去世,我立即來看望他。我緊緊地捏着她老人家的雙手,表示我一定要實現自己的諾言。此時她已氣息奄奄,我打算滿足她的全部要求。   你一定要去看看他呀。她叮囑我說,他時而叫這個名字,時而又那麼稱呼。我認為見到你他一定會高興的。我當時只能一個勁兒地對她說,我一定照她說的去辦。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說着這同樣的一句話,一直說到她的雙手僵直,我這才費勁地抽回我的兩隻手。   早先她也對我說過;你千萬別去求他辦什麼事。不過,我們的東西,也就是說他該給我們的東西你該問他要,他可從來沒有給我應該給我的東西孩子,他早把我們給忘了 ……

名人評價

我能夠背誦全書,且能倒背,不出大錯,並且我還能說出每個故事在我讀的那本書的哪一頁上,沒有一個人物的哪種特點我不熟悉。

——加西亞·馬爾克斯

《佩德羅·巴拉莫》是西班牙語文壇乃至世界文壇最好的小說之一。

——博爾赫斯

胡安•魯爾福反映的是我們土地上最後的男人和女人。

——卡洛斯·富恩特斯

魯爾福的文字揭示了「一種並非我們的雙眼所看到的景色,而是在我們視力所及的事物後面的景色。一種從來不敘說自身而敘說他物的景色,甚至是更加遙遠的景色。這是一種形而上,一種宗教,一種人和宇宙的思想。(……)魯爾福是唯一給了我們一種墨西哥景色的意象而不是對墨西哥景色的描寫的墨西哥小說家。」

——奧克塔維奧·帕斯

魯爾福的小說不僅是20世紀文學的傑作,也是20世紀影響最大的書籍之一。

——蘇珊·桑塔格

我認為最出色的作品是墨西哥的題為《佩德羅·巴拉莫》的小說。在我的印象里,該作品說的好像是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呼吸着同一空氣並在一起生活,我覺得這部小說非常棒!那位作家可是理應位於拉美文學中心的人物啊。

——大江健三郎

《佩德羅·巴拉莫》迄今仍舊被很多作家、評論家們認為是20世紀拉丁美洲小說的巔峰之作,只有《百年孤獨》等少數小說才可與之爭鋒。

——邱華棟

是胡安·魯爾福第一次真正打開了時間的入口,正是那種神秘的、非理性的、擁有多種時間、跨越生死、打破邏輯的觀念,才讓他着魔似的將「地域主義」的寫作推到了一個夢幻般的神性的極致。

——吉狄馬加

胡安·魯爾福在《佩德羅·巴拉莫》和《燃燒的原野》的寫作中,顯示了寫作永不結束的事實。

——余華

《佩德羅·巴拉莫》是一座文學高峰,只能仰視和默默攀爬。

——蘇童

對我有重要影響的一部小說是胡安·魯爾福的《佩德羅·巴拉莫》。胡安·魯爾福在這本小說中把陰陽之間的界限徹底打破了,它陰陽時空的轉換是非常流暢的,沒有膈膜感,在這點上遠遠超過了我們的《西遊記》和《聊齋志異》。

——閻連科

魯爾福的小說像墨西哥鄉間遊蕩的,無頭無尾,歌詞迷離的憂傷歌曲。

——張佳瑋

書評

坐火車回家,臨走前放了本《佩德羅•巴拉莫》在包里。心想兩個小時的火車,看一百頁出點頭的小中篇綽綽有餘,萬一真像馬爾克斯那樣,不幸又萬幸地陷進去,看個兩遍應該也來得及。火車到站的時候,從睡夢中驚醒,發現小說在腿上劈着叉,停留在開始後的五十多頁上,表情輕蔑。那一刻我有點憤怒,感覺自己被玩弄了。滿心期待一場艷麗的演出,咽了半天口水,結果台上的女子居然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時間過了大半,她卻連戴在臉上的面紗也不肯摘掉。 之後,她又折磨了我整整一個星期。結果,和任何一個經不住誘惑的痴情人一樣,我不可救藥地掉了進去,一沉到底。這個難伺候的情人,時刻要求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否則,誰也別想得到她。記不得也數不清自己到底看了多少篇,小說挺括鮮亮的封面現在皺巴巴軟嗒嗒,打開來什麼都有,麵包屑,茶漬,鉛筆道一般的被抹掉的煙灰。整整一個星期,我病怏怏地,活在一個世紀前墨西哥荒原(Páramo有「荒原」之意),和一群亦死亦活人人鬼鬼的怪物打交道,和他們一樣,靈魂被詛咒了,再也得不到拯救,時刻處在神經崩潰的邊緣。 真正被她懾了魂,迷了陣,上了癮一般,再做不了別的事。放下書的那秒鐘又立刻拿起,接着看,或者隨便跳到任意一段,完全陷入小說的謎團里。即使對故事的走向已了如指掌,即使填得出對白的每一個回合,每一次閱讀依然簇新。如今深諳她身體的每一個細枝末節,閉上眼也看得見她銅色的皮膚和藕一般的臂膀,停止呼吸亦聞得到她身體肉桂的香,熟悉,又陌生得讓人癲狂。 原來小說可以這麼寫。原來文字可以旋轉得如此之快,有如此大的力量,讓人頭暈目眩卻依然目不轉睛。她如此風騷,把馬爾克斯迷得神魂顛倒。輾轉到美國,強硬的蘇珊•桑塔格也軟下陣腳,屁顛顛地為之寫序。桑塔格說的好,《佩》的問世,「似乎是在完成一項歷史使命」。如果馬爾克斯沒有看過這部小說,沒有一遍一遍,到了將之爛熟於心倒背如流的地步,《百年孤獨》大概不會是今天的這個樣子。 她是一場敘事手法的盛宴,一次剪輯的革新。魯爾福大量地刪改了他的手稿,用夢的邏輯,穿插各段對話和少量描寫,文字和敘述都回到了最簡單原始的狀態。她之前也許是個體態臃腫龐大可觀的貴婦人,金銀首飾掛得叮咚作響,結果瘦身成功,赤裸上陣,一清二白的,卻點燃起眾人的眼裡的慾火。原汁原味的精華,五味俱全,也不膩得慌。只是過於精簡,導致了最初的閱讀障礙,繁雜的人名成了對記憶力的嚴峻考驗,仿佛一場對號入座的遊戲,錯一個都全軍覆沒。 魯爾福稱自己 「受福克納影響」,等評論界這樣說,他又後悔了,說自己根本沒讀過福克納。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他不可能不讀福克納。作為《佩》的作者,他不可能沒讀過福克納。他把福克納拖拖拉拉裹腳布一般冗長的敘述在100頁內作了個了斷,言簡意賅點到為止。他要表達的情緒更直接,該有的都有了,不該有的一個沒剩。 《佩德羅•巴拉莫》的閱讀,在哪兒都慢熱。1955年寫成後無人問津,到了六七十年代,大家慢慢意識到她的好。於是一擁而上,所有人都瘋了。美國國會圖書館有近百本研究魯爾福的書,一半以上在87年以後出版。魯爾福86年就死了,他是個少言寡語的人,寫起東西來悄無聲息。他的粉絲說,「他試圖讓自己看上去總有些憂傷,也許不是真的如此,只是個策略罷了。」他酗酒,愛讀詩,馬桶的水箱裡總藏了一瓶龍舌蘭。在寫《佩德羅•巴拉莫》之前,他是個輪胎推銷員。之後進了出版社,獲了大大小小的獎,有了各種各樣的名譽,卻再沒怎麼寫過東西。他的作品,一本不厚的小書就可以收納完整。 他自己也知道,如此妖艷驚人的尤物,全世界不可能再有第二個。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