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使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使徒(古希臘語:ἀπόστολος;英語:apostle;羅馬天主教譯為宗徒)基督教名詞,是為某個特殊使命奉召被差派出去的門徒。原意是受差遣者、信差、使者。在基督教教義中,它可以指五重職份(使徒,先知,使徒性教師,牧師,宣教師)的一種職份,也可以指一種屬靈恩賜。

在對觀福音書中,耶穌選定的十二門徒,也稱十二使徒,是最早被稱為使徒的人。在十二使徒之外,則是一個外邦人被使徒巴拿巴從大數招回安提阿的使徒教會,在那裡教導人一年後,最後被封為使徒的保羅。

使徒在早期基督教不明,在保羅書中,經常以使徒來稱呼教會中的人,如巴拿巴、以巴弗提(Epaphroditus)。在《約翰福音》中,使徒與門徒沒有什麼不同,沒有特殊地位與描寫。因此這個稱呼可能可以被使用在教會中的任何成員身上,不限於十二使徒。但在《啟示錄》中,使徒特指耶穌的十二門徒,是教會的根基。

在西元一世紀,由耶穌直接門徒與再傳門徒所形成的早期基督教會,成為基督教歷史的開端。這段時期稱為使徒時代(Apostolic Age),這些使徒的門徒被稱為使徒教父,他們形成的教會被稱為使徒教會(Apostolic Ecclesia)。

字源

使徒的字根,源自通用希臘語的ἀπόστολος(apóstolos),原意是被派遣出去的人。它可以被拆解成,από(apo,從)與στολος(stólos,意思是船艦),意思是出外航行的人。也可以被拆解為 από(apo,遠離、從)與στέλλω(stello,送出),它可以被翻譯為拉丁文ex(從)與 mitto(送出),由此組成拉丁文單字emissary,意思是由此送出。也可以翻譯為拉丁文單字missio,它的意思為某個肩負任務的人。英文的任務(mission)、傳教士(missionary)與信差(messenger),就是由此衍生出來的。

歷史

在新約對觀福音書中,使徒最早指耶穌由門徒中,直接挑選出的十二個向外傳教的人,也被稱為十二使徒。這十二位使徒,要負責向外傳教,並擁有醫治病人與趕鬼的能力。《約翰福音》中也記載了十二使徒,但是不認為他們跟其他門徒有什麼區別。耶蘇於被羅馬帝國抓拿前一夜,與十三門徒聚餐,說,你們當中有人出賣我給羅馬帝國,但沒說是誰,致十三人互望,實是當中猶大,最後的晚餐成中世紀宗教藝術常見主題,更有細心畫家例意國達文西,畫猶大穿草鞋其他無鞋赤腳,因為猶大賣耶蘇後領錢買鞋穿,中文有赤腳大仙一名詞典故。

在耶穌過世後,十二門徒中的加略人猶大,被視為背叛者,而自殺。其餘11位門徒繼續領導信眾,信徒經選舉與抽籤,選出馬提亞來取代加略人猶大的席位,重新補足了十二門徒的位置。

從一些古代記載看來,在耶穌死後,使徒之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被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彼得、約翰,其中又以主的兄弟雅各[1]地位最高。

在保羅加入教會之後,耶路撒冷教會的領導者彼得與雅各同意他向外邦人傳教,保羅自稱為耶穌基督的使徒,也自稱為外邦人的使徒。保羅認為使徒的地位,是耶穌基督直接經由聖靈授與,不是經由教會選舉,或是原有使徒的認定,這也是他使徒職位的來源。根據保羅的記載,使徒被認為擁有授與聖靈的能力,是教會的管理者,位階高於一般信眾。

十二使徒

在新約中,十二使徒的名稱記載與順序,在各福音書中有些微出入。十二使徒的身世及事跡,除了幾位主要人物,如西門彼得[2],多數在新約中並沒有記載很多。在新約中,提及各使徒時,常以三位一組、或四位一組的方式來提及,如彼得、雅各、約翰。中文日常用語習將使徒名前加聖,與一般作區隔,例如聖約翰大學,巴西聖保羅,澳門大三八實是聖保羅諧音。

視頻

使徒 相關視頻

使徒信經
耶穌揀選十二使徒

參考文獻

  1. 主的兄弟雅各,豆丁網,2013-10-21
  2. 西門彼得與保羅的殉道是怎樣的一個故事,趣歷史,201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