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侗族民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活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壯族先民長期保留着不同的風俗習慣、方言土語和文化傳統,形成了風格不一的壯族音樂。 簡介 壯族有1700多萬人(2005年統計),其中90%以上聚居廣西壯族自治區,其餘散居雲南文山、廣東連山、湖南江華等地。壯族人民喜愛歌唱,每年有舉行風俗性歌會的傳統,北部方言區稱歌圩,南部方言區稱埠坡、嗷屯。今統稱為歌圩。原有祈天樂神和擇偶婚配兩種活動形式。近代以男女青年交遊嬉戲、演唱情歌或盤歌以唱為主,以春節、上元節(即元宵節)、中秋節最盛,往往聚之千百人,歌聲通宵達旦,乃至數晝夜。壯族音樂主要有民歌、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器樂5種。其中,壯族民歌最為豐富,並對其他音樂體裁有深遠影響。

摺疊編輯本段民間歌曲 民間歌曲主要有山歌、小調、敘事歌、習俗歌、兒歌和搖兒歌等。壯族民歌的唱詞,講究字句的對仗和格局,使用腰腳韻體。基本形式為5字或7字4句歌。變體有3句歌、嵌句歌(如535字)、減字歌(如3字頭的4句歌)、長短句歌(如4字句加6字句的"四六聯")、勒腳歌(8句唱成12句即將1、2兩句在5、6兩句後復唱1次,3、4兩句在7、8兩句後復唱 1次)等。腰腳韻體和勒腳形式,在曲藝和戲曲中也很普遍,是壯族音樂獨特風格要素之一。壯族民歌的體裁,主要有山歌、小調、敘事歌、習俗歌等。

摺疊山歌 壯語的方言稱謂很多,布越語稱歡越,布雅依語稱比雅依,布央語稱詩央,布儂語稱倫儂,布傣語稱加傣等等,簡稱為歡、比、詩、倫、加,均為山歌之意。傳統唱法有獨唱、對唱、重唱、合唱等,分為單聲部和多聲部兩類。壯族人的性格特點之一,是在表達自己思想感情時比較委婉、含蓄,因此壯歌具有令人回味無窮、嘆為觀止的比喻、比興美。參見黃現璠等著《壯族通史》)

一、單聲部山歌

壯族單聲部山歌各地的傳統曲調差別很大。有的高亢嘹亮,有的平緩流暢,有的如吟如訴。民間稱之為高腔山歌、平調山歌、謠唱山歌 3種。

①高腔山歌:多在山野用大嗓或小嗓喊唱。一般為上下句結構。上句旋律奔放。腔多字疏,句中常有高亢的長音,句逗成半終止;下句節奏短促,字密腔緊,多以高音區主長音終止。但常用下滑音收腔。多為宮、徵、商調式。均以五度音為支柱音。如廣西邕寧的壇洛高腔,上林的巷賢高腔,欽州的哇嗚腔,龍州的長短調,廣東連山的上帥高調,以及廣西和雲南廣泛流傳的歡隆安、倫那坡(又稱歡央、歡餵嗨咧)等。

②平調山歌:曲調流暢優美,節奏緩慢舒展,結構勻稱,音域適中,旋律富於歌唱性。廣西上林、邕寧的歡越,天等、大新的詩央,扶綏、崇左的加傣,雲南富寧的倫儂,廣東連山的慢調山歌中,都有大量的傳統平調。多用徵、羽、商調式。

③謠唱山歌:曲調接近口語,多用同音進行或急唱法,具有朗誦性。節奏規整,句幅緊湊,音域不寬,旋律無大起伏,近似謠曲。如廣西東蘭的中和民謠,雲南邱北的嗷歡,廣東連山的快調等。

二、多聲部山歌

壯族多聲部山歌多為同聲結合的二聲部重唱或合唱。民間俗稱雙聲。各地傳統曲調近似單聲部山歌,也分為高腔、平調、謠唱等 3種。個別地區有少量三聲部山歌。

①高腔雙聲:傳統唱法講究低音唱,高音跟。其低音聲部的歌腔,民間稱為腔口,有低音是腔口,高音跟着走之說。高音聲部是腔口的派生聲部,常隨腔口的走向。進行加花、伸展、變化。兩者有先有後,有主有從,有對有和,表現為派生性對和式二聲部形態。由於每個聲部的音域都較窄,兩者縱合才構成一組五聲音列。因此,橫向的窄音域起伏和縱向的窄音程結合,為其特色。以徵或宮調式較多,羽調式次之。常見曲式為引腔、正腔、尾腔 3部分組成。正腔為上下句結構。尾腔用特定的襯詞襯腔構成特定的終止句,通常也是腔口稱謂的來源。終止前,大二度和音到同度的進行,構成獨具特色的終止式。

②平調雙聲:傳統唱法有一高一低(重唱)或一高眾低(合唱)兩種。民間把兩個聲部分稱為高調、低調,上音、下音,上聲、下聲。聲部關係分稱為哈高、哈低,過上、過下,唱上、唱下。即兩者都是唱,所唱的都是調,並無先後主從之分,講究聲部進行的和諧與平衡。兩者同唱同收,同步起落,強調同一的節奏、同一的走向、同一的骨幹音,只在主要的長音處或高音聲部的個別地方出現支聲式的加花。表現為襯腔性平行式二聲部形態。唱詞多為7字上下句腰腳韻體,在上句的腳韻處和下句的腰韻處,用長音或顫音予以強調。

③謠唱雙聲:傳統唱法把高音聲部稱唱,低音聲部稱托。強調"低音托住高音"。高音聲部用真假聲結合的唱法,曲調飄逸、纖巧,富有謠唱性;低音聲部則以真聲陪襯,曲調游移不定,節奏短促鏗鏘,猶如朗誦。只有主屬兩個長音出現時,才低隨高唱,兩聲部形成鮮明的對比和強有力的烘托。表現為獨特的烘托性持續音式二聲部形態。

④三聲部山歌:廣西馬山、上林一帶民間還流行一種壯族三聲部民歌,民間俗稱三頓歡,它是在二聲部歡的基礎上,加入一個專唱"哼"、"哪"襯詞的低音聲部而形成的。其第2聲部和第3聲部間始終以小三度平行進行和同步進行為特點。當地音樂界對此一音樂現象尚有爭議,有待於進一步考察和研究。

摺疊小調 壯語稱倫才、歡談等。有些散曲雜調又稱倫考雜花。與山歌相比,其詞曲較為固定,有的已形成完整的曲牌,音樂更注重語言聲調和詞意情感的表達,富有謠特曲性。壯族小調詞意多雕琢,曲調婉約而纖細,襯詞襯腔富於特色,許多調名出自特定襯詞。如廣西都安、宜山、環江等縣的"西些溜"、"鈴鑼鈴"、"索哩索"、"三條妹"、"到郎茶"等,都是抒情性很強的小調。內容大多表現思念情人或自嘆不幸遭遇。旋律多裝飾,潤腔細膩。常用六、七聲音階,有時也用變音。

摺疊敘事歌 壯語稱"倫考波"、"詩太排"等,意為詠古。民間有土俗字唱本流傳,多為人物傳奇或民族史詩。唱詞講究平仄,用腰腳韻和勒腳形式。如廣西的《文龍與肖妮》、《唐皇》、《卜伢》、《唱離亂》、《德生造世》,雲南的《育女歌》、《下種歌》等。敘事歌有固定曲調,或獨唱,或一領眾和多為上下句結構。

摺疊習俗歌 主要有攔路歌和哭嫁歌、兒歌和搖兒歌等。攔路歌和哭嫁歌,壯語稱"倫地洛"、"調莫貝"。主要流傳於桂西南及滇東南。這裡至今留有夜婚儀式、結隊迎婚、對歌拜堂等群唱習俗。這些歌都是專用的程式化較強的成套小曲。其曲調大多在三聲音列基礎上加裝飾音或經過音構成,常採用徵調式或宮調式。 壯語稱兒歌和搖兒歌為"歡勒"。傳統兒歌有:《月亮光光》、《螢火蟲》、《十姐妹》、《看牛歌》、《鱗魚和野貓》等,歌詞比興巧妙,曲調優美樸實,其中多以sol、do、re或la、do、mi等3音成曲,含有古老三聲腔的原始形態。搖兒歌,旋律委婉抒情,音域適中,具有鮮明的搖盪感和周期性循環結構。

摺疊編輯本段歌舞音樂 壯族歌舞,源遠流長。秦漢時代的百越銅鼓的鼓身花紋,廣西花山崖壁畫中,都有翩翩起舞的歌手形象。歌舞所用的音樂,可以是打擊樂,也可以是山歌或小調。其結構形式,可用一首民歌曲調反覆演唱,也可用多首民歌組合,加上器樂引子和間奏。表演形式可分為:①東舞。如銅鼓舞、蜂鼓舞、扁擔舞等。②歌舞。如壯採茶、三穿花、六穿花、撈蝦舞等。③擬獸舞。如舞春牛、舞麒麟、舞獅馬、鴻鵠舞、鬥雞舞、白鶴舞、干各舞等。其中,流傳較廣和民族特色較濃的是扁擔舞、舞春牛、壯採茶。

摺疊扁擔舞 音樂以節奏為主。表演者成雙成對,十數人或數十人不等。舞者手執扁擔,環繞在谷榔(原為打穀槽,後改用木凳)周圍,以扁擔舂擊谷榔,間以扁擔互擊,敲擊出各種節奏組合,構成歡樂熱烈的舞蹈氣氛。

摺疊舞春牛 音樂以當地小調春牛調為主。舞者兩人扮牛,1人扮耕者兼歌手,揮鞭趕牛,歌贊春牛出耕,祈祝金秋豐收。有的還間插女隊,手執彩扇彩綢等,在鼓吹樂伴奏之下圍牛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