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保付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目錄

名詞解釋

保付是指支票的付款人向持票人承諾負絕對付款責任的一種附屬票據行為。

付款銀行在支票上加蓋「保付」戳記,表明在支票提示時一定付款。支票經過保付,付款責任即由銀行承擔。對支票加以保付,是收款人或持票人為防止出票人開立空頭支票而採取的一種手段。

支票

銀行支票簡稱「支票」,指存款戶向銀行簽發,要求從活期存款賬戶上按一定金額付款的憑證。支票是即付票據,有效期較短,支票的持票人應當自出票日起10日內提示付款,所以收到支票的同事一定要及時將票據給到財務去承兌哦。

收取支票需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一不留神你的支票可能是無效票據,無法承兌。

1、注意出票時間,銀行支票是否在提示付款期限內。

2、支票正面內容不能有塗改痕跡,否則本支票作廢。

3、出票人簽章是否清晰無缺。

4、支票的絕對應記載事項有:表明「支票」的字樣,無條件支付的委託,確定的金額,付款人名稱,出票日期,出票人簽章,缺一不可。

票據行為

票據行為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票據行為包括出票、背書、改寫、塗銷、禁止背書、付款、保證、承兌、參加承兌、劃線、保付等。這些行為都與票據權利的實現有一定的聯繫。狹義的票據行為指發生票據上債務的法律行為,主要包括出票、背書、承兌、參加承兌和保證五種行為。

狹義的票據行為以負擔票據上債務為目的,或者說以負擔票據債務為意思表示的內容,所以上述五種票據行為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行為人必須在票據上簽名。行為人在票據上簽名,既是狹義票據行為與廣義票據行為的區別點,也是狹義票據行為的基本要索。

狹義票據行為又可分為基本票據行為和附屬票據行為兩類。出票行為是創設票據的行為,為基本票據行為。其餘的票據行為以發票為前提,稱為附屬票據行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