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俾斯麥號戰列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戰列艦(英文:KMS Bismarck battleship ),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於漢斯·布洛姆造船廠建造,以德國前首相俾斯麥名字命名的俾斯麥級戰列艦首艦。俾斯麥號戰列艦艦長241.55米,艦寬36米,最大吃水9.99米,標準排水量41637噸,滿載排水量50300噸,最高航速30.12節,最大續航力8500海里。艦上裝備8門380毫米主炮,12門150毫米副炮和36門機關炮,是二戰時期戰列艦之一。俾斯麥號戰列艦於1936年7月開工,1939年2月14日下水,1940年8月24日建成服役,是當時德國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戰列艦。1941年5月26日,俾斯麥號遭到英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起飛的劍魚攻擊機的空襲,遭魚雷擊傷舵機後被英軍以優勢兵力擊沉

簡介

1919年,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英國一舉清除了德國的海上艦隊,還強迫德國簽署了《凡爾賽和約》,並在《和約》中明確規定,德國不准再擁有無畏級戰列艦,僅允許保留8艘舊戰列艦用於訓練及海岸防禦,後續艦必須在被替代艦下水20年後才可動工,新艦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80毫米。20世紀20年代初,在民族復興思想支配下忍受着戰敗恥辱的德國,建造新戰列艦的意願強烈。對於《和約》的限制,德國仔細研究在條約限制下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結合海軍的戰術需求精心設計建造了3艘德意志級裝甲艦(被其他國家稱為袖珍戰列艦)。德意志級雖然艦型噸位稍小但速度比傳統的戰列艦快,防禦能力和火力又比巡洋艦強。這種設計讓德意志級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大西洋打出一片天地。隨後德國設計建造2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其設計延續了德意志級的思路並有改進。在二戰中,沙恩霍斯特級憑藉其航速較高、裝甲夠用的特點,敢於和一些英國戰列艦打接觸戰,把「打不過就跑」的戰術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設計建造,標誌着德國海軍新式戰列艦的設計建造水平已經開始走向成熟,為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建造打好基礎20世紀30年代初,《華盛頓海軍條約》即將到期,世界局勢緊張,各國都不打算繼續簽約,並於不久之後一個接一個地拿出新戰列艦建造方案。1932年德國海軍開始對建造3.5萬噸的大型戰列艦進行理論性設計研究,並對其武器裝備、裝甲防護和航速進行可行性論證。1934年,德國着手新一級大型戰列艦的設計準備工作。1935年,德國宣布廢除禁止其建造軍艦的《凡爾賽和約》,並建議德國海軍總噸位限制為英國海軍的35%,英國同意並與之簽訂《英德海軍協定》,這為德國建造大型戰艦鋪平了道路,隨即開始籌備俾斯麥級戰列艦。

評價

1935年,俾斯麥級戰列艦開始制定完整計劃並進入圖紙設計,由於政治上沒有太多限制,新戰列艦的設計完全面向實戰。1936年《華盛頓海軍條約》到期,英國提出了續約《倫敦海軍條約》,法國和意大利宣布不再參加,其後原先同意的日本也拒絕在條約上簽字。與此同時,英國要求德國將俾斯麥級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噸,但德國以其不是《華盛頓海軍條約》簽字國為由斷然拒絕,就在一片混亂中,希特勒宣布德國不再受任何條約規定的限制。1936年夏天俾斯麥號戰列艦開工建造俾斯麥號戰列艦下水後經過18個月的舾裝,於1940年8月24日正式加入海軍服役。1940年9月15日該艦前往基爾灣開始服役後的測試工作,不久又返回B&V造船廠進行最後的設備調整。1941年3月6日起到波羅的海進行訓練,並開始形成戰鬥力。隨後俾斯麥號戰列艦一直在波羅的海停留,直到1941年5月參加「萊茵演習」作戰。[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