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倫敦海峽公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倫敦海峽公約
圖片來自easyatm

倫敦海峽公約,於1841年7月13日,由當時的歐洲列強——俄羅斯英國法國奧地利普魯士等締結。公約重新確認奧斯曼帝國對連結黑海地中海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的「古代規則」。公約規定,在平時,任何外國軍艦禁止進入海峽;而戰時,蘇丹盟友的軍艦可進入海峽。此公約使俄羅斯無法將海軍直接開入地中海,從而確保了英國的海上優勢。

公約是一系列涉及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眾多協議中的一個。該公約是對1833年俄土互助條約[1] 的回應。1833年的互助條約中,奧斯曼帝國允許俄羅斯海軍自由通行海峽,而「外國軍艦」不可以任何藉口進入。

談判過程

然而,1839年,土耳其人與埃及人間的敵意再度導致了新的埃土戰爭(1839-41)。埃及再次威脅帝國。1840年,英國的巴麥尊勳爵在倫敦與俄羅斯、奧地利及普魯士召開會談。其結果便是1840年的倫敦條約|Convention of London (1840)。

不過,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最初不接受1840年的倫敦條約,故英國也努力說服支持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法國接受多邊協定。最終,這些努力達成了1841年的倫敦海峽公約,包含了與1809年達達尼爾條約相同的保證,同時也涵蓋了1840年的倫敦條約。

沙皇尼古拉一世同意的動機據聞是因為互助條約帶來的不安。尼古拉一世擔心其他大國可能會因為俄羅斯與蘇丹阿卜杜勒梅吉德一世過於緊密的聯盟,從而反對俄羅斯。尼古拉一世還默許英國海軍為阻止穆罕默德 • 阿里帕夏所發動的攻擊。然而,英俄在該地區的緊張關係依然存在,最終導致克里米亞戰爭。

結果

對英國來說,公約通過阻止俄羅斯強大的新海軍主導地中海,從而維持了歐洲的均勢。 對俄國來說,公約鼓勵英國在該地區採取更具侵略性的策略,導致克里米亞戰爭。 不同的解釋,以及1840年代英俄關係史,表明《海峽公約》似乎在兩強之間建立了一個和諧的新時代:俄羅斯海軍不進入地中海,英國海軍不進入黑海。

這些安排迫使沙皇尼古拉一世放棄他的計畫──迫使奧斯曼帝國完全依賴俄羅斯,並從帝國手上奪取對巴爾幹半島基督教諸國的控制。然而,公約未能因此使奧斯曼帝國保持完整的獨立,相反地,帝國不得不仰賴英法的保護。

背景

公約是列強間為加強奧斯曼帝國實力所達成的協議。它演變自1809年的英土達達尼爾條約

1831年開始,埃及在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領導下,反抗奧斯曼帝國,導致了埃土戰爭(1831-33)。 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選擇支持奧斯曼帝國。 1833年,俄羅斯派遣了一支海軍和軍隊支持奧斯曼帝國在君士坦丁堡的防禦。 英國也同樣地支持奧斯曼帝國。

然而,俄羅斯在當時是奧斯曼帝國的主要盟友,兩國簽署了反映此一聯盟的互助條約。 該條約保證,如果俄羅斯受到威脅,奧斯曼帝國將封閉海峽,不允許外國軍艦進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