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傅家玫瑰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千圖網 的圖片

傅家玫瑰堂位於黃浦江以南,臨浦東大道源深路。最早於清咸豐年間,由意籍羅伯濟主教始建聖堂,奉聖安多尼為主保。因堂址在傅家宅內,故名傅家天主堂。光緒六年(1880年)由浦東總鐸康福民,在拓展聖堂後改奉玫瑰聖母為主保。光緒十六年(1890年)國籍司鐸龔古愚,在原教堂附近另建西式教堂、鐘樓一座,可容納200人,俗稱老堂。

1918年法籍司鐸祁世忠將傅姓教友奉獻老堂前約十多畝土地,開始興建目前這座教堂,俗稱新堂。1920年在法籍惠濟良司鐸主持下建成,堂內供奉法國製作的玫瑰聖母像,極其精美,所以又稱玫瑰堂,在聖母像的上方是21位中華殉道聖人的壁畫。同時又在法國定製大祭台一座,上書「恩台」以彰顯天主藉聖母賞賜教友無數恩典。該堂為哥特式建築,鐘樓高聳,堂內裝飾精緻華麗,可容納七、八百人。1928年由羅馬聖多明我總會批准該堂成為「朝聖母地」,並頒授「玫瑰經大赦」(凡在該堂恭念玫瑰經,並按教宗意向祈禱者均可獲得)。1931年華籍司鐸朱達義在堂邊造神父樓一座,樓東又造了三間平房,作為教友聚會之用,稱友善會間。1934年朱雪帆司鐸在堂前空地建造若瑟亭、耶穌聖心亭和露德聖母山。1937年「八·一三」事變時鐘樓被日軍炮火擊毀,戰後重建。

共和國成立後,教堂仍有宗教活動。「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切宗教活動停止,教堂內設施全部被破壞,鐘樓拆毀,三聖亭也蕩然無存。堂區也被數家工廠占用,教堂分為上下兩層。

1983年8月15日開始修復聖堂,重建23米高的鐘樓,是年10月7日(玫瑰聖母瞻禮)由李國邦司鐸主持復堂大禮彌撒。1984年進一步完善堂內設施,正祭台牆上繪製整幅天主聖三油畫,其下正中供奉數米高懷抱小耶穌的玫瑰聖母全身雕像,並為之加冕。正祭台及周圍欄杆、讀經台均為白色大理石製成。左右耳堂小祭台分別供奉耶穌聖心和大聖若瑟像。1988年在堂外陸續建造「三聖亭」,並於1998年擴大重建,方便教友祈禱。2003年為迎接復堂廿周年,重新鋪設了堂前的空地並重繪了聖三壁畫。

歷任本堂:奇神父(法)、布神父(法)、崔神父(法)、剎神父(法)、惠濟良神父(法)、徐維貞神父、朱西神父、方神父、張安神父、張芳神父、朱達義神父、張家樹神父、沈潤卿神父、朱安德神父、朱雪帆神父、張維平神父、陳忻德神父、解建明神父、賈少平神父(現任)。

現任本堂:賈少平神父

彌撒時間

平日7:00;主日6:30,8:00

活動時間

聖體降幅(每月首六彌撒後、四大瞻禮彌撒後);聖經班(老年):周三8:00-9:00;唱經

班(老年):周五8:00-9:00;唱經班(青年):主日9:30-10:30;慕道班:主日9:30-10:30;教友骨幹培訓:周六14:00-16:00

(註:周六、主日均有教友全天接待,歡迎前往!)

聯繫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大道1115號 郵編200135

電話:58853172

交通線路:81、85、610、570、573、787、990、滬合線、施嶗專線、滬華線、隧道六線、申陸專線、上川線

牧師與神父

牧師是基督新教的聖品人,與天主教中神父的不同在於牧師可以結婚,女性亦可以成為牧師。在三級聖品制里,牧師上一級是主教,低一級是會吏。

神父和牧師的區別問題,屬於基督教(廣義)教制問題。漢語在翻譯源自西方的基督教時,由於傳教路線和派系問題,也由於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和包羅寬厚的原因,將基督教的不同宗派區別翻譯。

神父,為羅馬公教[1]或天主教的司鐸的禮稱,神甫,是等譯東正教的司鐸,牧師就是改教開始的基督教新教[2]的聖職。神父是羅馬天主教的宗教職位,千百年來只有男性才可擔當此職位,而且他們終身皆不可結婚,近天主教改革派人物曾倡導容許由女性擔任神父但被教會內的保守派拒絕。要注意的是修女不等同神父,亦不是羅馬天主教的宗教職位之一。

參考文獻

  1. 小常識:區別耶穌教,羅馬公教,新教,清教,新浪博客,2011-04-10
  2. 基督新教簡介,新知網,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