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傅堯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傅堯笙
[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呢圖網]

中文名: 傅堯笙

別 名: 青花樓主

出生地: 江西臨川

出生日期: 1936

逝世日期: 2003

職 業: 畫師

代表作品: 《江山如畫》,《春風又綠江南岸

傅堯笙,男,江西臨川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中國畫家,中函藝聯名譽會長,陶瓷美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號青花樓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家協會理事、八大山人研究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鼻煙壺研究會會員、中國考古學會會員;景德鎮市政協委員、文聯委員、九三學社成員、景德鎮書畫院特級畫師。[1]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

1954年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班學習。他擅長人物、山水、花鳥、金石、並從事陶瓷青花、粉彩設計、創作、68年以來,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在各大刊物上發表。1978年被授予「陶瓷美術家」稱號,作品《江山如畫》、《春風又綠江南岸》由鄧小平作為國禮曾送給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並珍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88、90、94年分別應邀到日本、新加坡講學並舉辦個展。97、99年應邀赴廣東等地舉辦個人陶瓷作品展。作品入編《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中日現代美術通鑑》、《20世紀國際美術精品博覽》等,93年出版《傅堯笙陶瓷國畫集》。 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鎮市民間民俗文化協會、景德鎮市民族民俗文化搶救與保護中心報江西省藝術工作委員會審核,提交中國陶瓷美術榮譽與職稱頒證儀式醞釀,經得近百名中國陶瓷美術高級人才、大師、教授、新聞媒體代表意見,由正式代表舉手表決,一致同意追憶其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傅堯笙是出生在一個陶瓷藝術之家,其父傅題壽是藝術瓷廠專科學校的圖案老師,但他的陶藝術卻並非家傳。 傅堯笙家住在詹家下弄,這是景德鎮當時最為有名的紅店「集中營」。生長在這種陶瓷的世界里,傅堯笙自小便深深地愛上了這門藝術。由於傅堯笙是父母的第11胎,也是惟一帶活下來的,加上患有肺結核病,所以對他非常疼愛的父母,在對其進行燕窩不斷地保養同時,始終堅持不讓他去學畫瓷器那種很吃苦的手藝活。 外界的力量並未乾擾傅堯笙對陶瓷藝術的追求,每天在父母上班的時候,他都喜歡跑到弄堂里的紅店,靜靜地看着紅店老藝人畫瓷器,偷偷地躲在家中,用紙板將煤油燈光遮攔,不讓父母發現,悄悄地自揣自摩地練習。 終於有一天,傅堯笙學畫的事被父親發現了,老人沒有對兒子的這種不聽話而悖然大怒,相反,他為兒子自學的那種精神和達到的那種水平所震驚。12歲那年,他被父親送進了藝術瓷廠,名正言順地學起了畫瓷活。 由於技藝的高超,傅堯笙在藝術瓷廠從事繪畫藝術後,曾先後調任過瓷業公司設計室、陶瓷美術合作社及新成立的陶瓷研究所工作。 景德鎮陶瓷的最大特點是經得起歲月刻刀的考驗,但這只是青花和顏色釉之類的產品,釉上紅花長久存放之後,便會出現變色,如果遇有腐蝕性東西還會完全褪去。 如何才能使釉上紅花不會褪色呢?從事陶瓷藝術創作之後,這一問題一直困擾着傅堯笙。有一次,傅堯笙從珠寶加工店經過,裡面的加工碎屑引起了他的創新靈感。 「用天然色的寶石翡鑽配成顏料,肯定可以攻克這一難題。」於是,傅堯笙向珠寶店以低價將一些碎屑全部收購,然後加以研磨調製,並畫在瓷器上進行燒制。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這一方法終於取得了成功。用寶石彩畫的瓷器不僅色澤亮度極高,質感良好,而且經得起腐蝕。傅堯笙的寶石彩成功了,這是陶瓷藝術創作的一大發明。遺憾的是,這些秘方在他去世後竟失傳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