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史·吳元珪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史·吳元珪傳出自《元史》,此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原文

吳元珪,字君璋,廣平人,少簡重。至元十四年,世祖召見,命侍左右,授後衛經歷。十七年,從幸上都,受命取御藥於大都萬歲山。元珪乘傳,未盡一晝夜而至。帝奇其速,擢樞密都事。嘗從同知樞密院事俺伯進西蕃鎧甲,帝問其制度,元珪應對詳明,帝益奇之。樞密院奏京師五衛、行省、萬戶府設官有差,均俸祿,給醫藥,設學校,置屯田,多元珪所論建。

大德元年,除吏部尚書。選曹銓注,多私其鄉里者,元珪力矯之。累遷工部尚書。河朔連年水旱,五穀不登,元珪言:「蓋民力息則生養遂,生養遂則教化行而風俗美。」宰相韙其言,土木之工稍為之息。六年,僉河南行中書省事。初朱清、張瑄以金幣賂當道,及敗,具籍受賂者姓名,惟元珪一無所污。

武宗即位,由僉樞密院事拜樞密副使。詔議政中書,皆切於世務者。初,詔發軍萬人屯田稱海,海都之亂,被俘者眾。至是,頗有來歸者饑寒不能存,至鬻子以活。元珪奏其事,詔賜錢贖之。帝在軍中,聞元珪名,至是特加平章政事,賜白金二百五十兩。

皇慶元年,出拜江浙行省左丞。江淮漕臣言:「江南殷富,蓋由多匿腴田,若再行檢覆之法,當益田畝累萬計。」元珪曰:「江南之平,幾四十年,戶有定籍,田有定畝,一有動搖,其害不細。」固爭月余,不能止,移疾去。復為樞密副使,召見嘉禧殿。帝曰:「卿先朝舊臣,宜在朕左右。」特加榮祿大夫,賜鈔五千緡,貂裘二襲。元珪奏曰:「今經理江淮田畝,第以增多為能,有司頭會箕斂,俾元元之民困苦日甚,臣恐變生不測,非國之福也。」

英宗即位,元珪與知樞密院事帖木兒不花上言:「諸王近侍不可干軍政,管軍官吏不可漁取軍戶,有司賦役當務均一,軍官襲職惟傳嫡嗣。」帝並嘉納之。元珪以年老致仕。至治三年卒。

譯文

吳元珪字君璋,廣平人。小時候單純莊重。至元十四年,元世祖召見他,命令他做侍從,任命他為後衛經歷。至元十七年,他跟着元世祖巡幸上都,受命到大都萬歲山取御藥。吳元珪乘坐驛車,不到一個晝夜就把藥取回來了。皇帝讚揚他辦事迅速,提升他為樞密院都事。(吳元珪)曾經跟隨同知樞密院事俺伯進獻西蕃鎧甲,皇帝問那些鎧甲的規格,形狀,吳元珪回答得詳細明白,皇帝更加認為他有非凡的才能。樞密院上奏京城五衛、行省、萬戶府分別設置不同的官職,平均俸祿,給予醫藥,設立學校,置辦屯田,這些措施大多是吳元珪所議定建議的。

大德元年,吳元珪擔任吏部尚書。(當時)選曹(主銓選官吏事務的官職)在考選登錄官員的時候,大多偏袒自己的同鄉。吳元珪極力糾正了這種現象。他多次調動後任工部尚書。河朔連年遭遇水旱,農作物沒有收成,吳元珪說:「如果民力得以休息,那麼百姓的生活就有保障了,那麼教化就能施行而民風就會美好。」宰相認為他的話很對,大興土木的工程稍微得以停歇。大德六年,做河南行中書省僉事。起初朱清、張瑄用金錢賄賂當權者,到(後來)事情敗露後,登記了全部受賂人的姓名,只有吳元珪沒有收受過任何賄賂。

武宗即位後,吳元珪由樞密院僉事拜授為樞密院副使。詔令到中書省商議朝政,他都能夠切中時弊。起初,詔令徵發軍隊上萬人在稱海屯田,海都叛亂的時候,被俘虜的人很多。到這時,有很多前來歸附的被俘者,由於饑寒交迫而無法生存,甚至於賣兒女來活命.吳元珪上奏了這件事,皇上詔令賜錢贖回這些人。武宗在軍中,聽說了吳元珪的名聲,到這時特意加封他為平章政事,賜白銀二百五十兩。

皇慶元年,出任江浙行省左丞。江淮漕運的官員上奏說:「江南地區殷實富足,都是因為隱瞞了很多肥腴之田,如果再次實行檢查核實的辦法,應該會增加上萬畝田。」元珪說:「江南的平定差不多有四十年了,每戶都有額定的人口,田地也有額定的畝數,一旦改變,其帶來的害處不小。」

(他)執意地爭執了一個多月,也不能夠制止這種做法,便稱病離職。後來又任樞密副使,並在嘉禧殿(被皇上)召見。仁宗說:「你是前朝的舊臣,應該留在朕身邊。」特意加封為光祿大夫,並賜錢幣五千吊,貂皮衣兩套。元珪上奏說:「現在對江淮田地的經營管理,只管以增加賦稅為能事,有關部門按人頭征斂,徵收苛刻繁重的賦稅,使百姓一天比一天困苦,我擔心意料不到的變故就會發生,這不是國家的福澤。」

英宗即位後,元珪與知樞密院事帖木兒不花上奏說:「各位王公和近臣不得干預軍隊政務,管理軍隊的官吏不得盤剝軍戶,有關部門的賦稅和徭役應該平等一致,軍官世襲職務應該傳給嫡長子。」(對此)皇帝全都讚許並採納了。吳元珪因為年老而辭官,至治三年去世。 [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