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史·吳澄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史·吳澄傳出自《元史》,此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原文

吳澄,字幼清,撫州崇仁人。高祖曄,初居咸口裡。九歲,從群子弟試鄉校,每中前列。既長,於經傳皆習通之。 至元十三年,民初附,盜賊所在蜂起,樂安鄭松招澄居布水谷,乃著《孝經章句》,校定《易》《書》《詩》《春秋》《儀禮》及大、小《戴記》。元貞初,游龍興,按察司經歷郝文迎至郡學,日聽講論,錄其問答,凡數千言。左丞董士選延之於家,親執饋食,曰:「吳先生,天下士也。」既入朝,薦澄有道,摧應奉翰林文字。 至大元年,召為國子監丞。澄至,旦燃燭堂上,諸生以次受業,執經問難者,接踵而至。澄各因其材質,反覆訓誘之,每至夜分。雖寒暑不易也。

英宗即位,先是有旨集善書者,粉黃金為泥,寫浮屠《藏經》。帝在上都,使左丞速詔澄為序,澄曰:「撰為文辭,不可以示後世,請俟駕還奏之。」會帝崩而止。泰定元年,初開經筵,首命澄與平章政事張珪、國子祭酒鄧文原為講官。在至治末,詔作太廟,議者習見同堂異室之制,乃作十三室。未及遷奉,而國有大故,有司疑於昭穆之次,命集議之。澄議曰:「世祖混一天下,悉考古制而行之。古者天子七廟,廟各為宮,各以次遞遷,其廟之宮,頗如今之中書六部。夫省部之設,亦仿金、宋,豈以宗廟敘次而不考古乎!」有司急於行事竟如舊次雲時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等舟去。 澄少暇即著書,至將終,猶不置也。於《易》《春秋》《禮記》,各有纂言,盡破傳注穿鑿,以發其蘊。條歸紀敘,精明簡潔,卓然成一家言。

初,澄所居草屋數間,程鉅夫題曰草廬,故學者稱之為草廬先生。天曆四年六月,澄卒,年八十五。 (摘編自《元史•吳澄傳》) 注釋:福田:佛教以為行善修德能受福報,猶如播種田畝,故稱。

譯文

吳澄字幼清,是撫州崇仁縣人。他的高祖吳曄,開始居住在咸口裡。九歲時,與其他子弟參加鄉校考試,吳澄常常名列前茅。長大成人以後,對於經傳都學習精通。

至元十三年(1276) ,人民剛歸附蒙古,各處盜賊興起。樂安人鄭松邀吳澄避居於布水谷。於是吳澄在那裡作成《孝經章句》,並校定了《易經》《尚書》《詩經》《春秋》《儀禮》及《大戴禮記》 《小戴禮記》 。元貞初年(1295),吳澄遊學於龍興,按察司經歷郝文將他迎接到郡學,每日聽他講經論史,記錄其問答大概有數千言。左丞董士選把吳澄請到家中,親自(為他)操持飲食,說: 「吳先生是天下少有的士人。 」他入朝為官後,舉薦吳澄有遠見卓識,朝廷提拔他為應奉翰林文字。

至大元年(1308),朝廷徵召他為國子監丞。吳澄到任後,每日早晨在堂上點上蠟燭,國子監生按次序接受學業,但是拿着經書來向他請教疑難問題的人,絡繹不絕。吳澄根據學生的天賦,反覆講解,循循善誘,常常直到半夜。無論寒暑都不改變。

英宗即位,有聖旨要求搜集善於寫書法的人,用黃金粉書寫佛教《藏經》。皇帝在上都,派左丞速傳詔令吳澄作序。吳澄說: 「撰寫文辭,不可以給後世的人看,請等皇帝回京再上奏此事。 」適逢皇帝去世,此事也就罷了。泰定元年剛開設經筵,首先任命吳澄與平章政事張珪、國子祭酒鄧文原為講官。在至治末年時,詔命修建太廟,議論者常見同堂異室之制,於是修建了十三間祭室。(但是)沒來得及遷祀,而國家出現大變(指皇帝駕崩) ,有關官員對諸位皇帝的排列次序有疑問,朝廷命令共同評議此事。

吳澄提議說: 「世祖統一天下,全都考定古制而推行。古代天子有七廟,每一座廟都各自為宮,各自按次序依次提升,其廟的宮室,很像現在的中書省的六部。設立省部,也是仿照金、宋的官制,怎麼能因為宗廟排序就不考定古制呢! 」負責的官員急於辦成此事,最終還是按照原來的次序做了。當時吳澄已經有了辭職的想法,就出城乘舟離開。吳澄平時稍有閒暇就著書立說,直到生命將盡,仍不擱筆。他對於《易經》《春秋》《禮記》,都各有自己的撰述,(而且)都能破除以前一些牽強附會的解釋,來闡發書中的深刻道理,條分縷析,見解精到文筆簡潔,見識卓越,成一家之言。 起初,吳澄所居住的地方有數間草房,程鉅夫為之題名為「草廬」 ,所以求學的人稱吳澄為「草廬先生」 。天曆四年吳澄就病逝了,享年 85 歲。[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