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絳
元絳
出生 1008年
逝世 1083
國籍 中國
籍貫 淅江杭州錢塘
民族
職業 北宋大臣
研究領域
文學

元絳

人物簡介

元絳(1008—1083),字厚之,錢塘人,一說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學家。祖籍南城縣東興鄉蘇源村(今江西省黎川縣荷源鄉蘇源村)人,祖父元德昭為五代吳越丞相,遂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歲能作詩。以廷試誤賦韻,得學究出身。再舉登第,調江寧推官。遷江西轉運判官,知台州。儂智高反嶺南,宿軍邕州;絳供軍餉有功。累遷翰林學士,拜參知政事。後罷知潁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豐六年卒,年76,諡「章簡」。著有《玉堂集》[1]、《全宋詞》存其詞2首,《宋詩紀事》存其詩6首。

人物生平

從小聰穎好學,5歲時便能作詩,9歲時拜見荊南(今湖北省江陵)太守,太守試以三題,並將其文章呈進於朝。北宋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及第。初授江寧推官,攝上元令(現均屬江蘇江寧)。當地有一豪強王豹子,欺男霸女橫行鄉里。元絳不懼豪紳,依法將其捕獲,予以斬首。元絳善於斷案,有一婦人狀告鄰居與其夫嗜酒爭吵,乘黑入室砍斷其夫腳。元絳見該婦哭而不哀,言其夜與夫同眠卻衣裙無血污、該婦回去後與一僧私語談笑。即令捕回婦、僧,審出實為姦情殺夫。百姓無不稱頌。

事後有人請教元絳,元絳說:「我見甲妻雖哭但並不悲傷,再說與死者同睡一榻,為何身上競沒有沾上一滴血跡呢?所以我判斷這其中必有姦情。」

安撫使范仲淹將其調任永新知縣,後改任通州海門縣(今江蘇省啟東東北)。該地民眾多以販鹽為生,按律鹽為官辦,百姓販鹽犯法,制置使欲治鹽販罪。元絳認為該地產鹽,並以此為生,超過規定存鹽數,情有可原,宜略施懲戒放之。後升江西轉運判官、知台州(今屬浙江省),在台州任上,出庫錢建房數千,安置遭大水災而無家可歸的流民,修城門,設水閘,以防洪濤。繼調廣東轉運使,當時儂智高起兵反宋,他修治城廓、水寨25座,籌備軍餉器械,因禦敵有功,轉為度支判官。

皇祐四年(1053年)為廣東轉運使,遷工部郎中,歷兩浙、河北轉運使,召拜鹽鐵副使,擢天章閣待制、知福州,進龍圖閣直學士,調廣、越、荊南,熙寧年間,為翰林學士,拜三司使,後知開封府。熙寧八年(1075年)十二月,自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參知政事。元豐二年(1079年)五月,受耆寧(神宗子)事牽連,貶知亳州,改穎州。三年,加資政殿學士、知青州。四年,以太子太保致仕。卒後,贈太子少師,諡號「章簡」。

歷史評價

元絳在官期間,操持有當,支持王安石變法。工於詩文,「景靈宮」作神御11殿,令其作《上樑文》,一夜之間完成。朝廷頒給少數民族首領及外國詔書亦多出自其手。後來元絳進入京城任翰林學士兼開封府知府,不久又被任命為三司使及參知政事。元絳在所任的官職上都有威名,並且擅長文辭,被當時的人推重讚賞。即使後來在內廷任職,但凡皇帝給蕃夷的詔書,大多還是出自他的手筆。元絳多次請求告老還鄉,神宗(趙頊)就命令元絳的兒子耆寧到崇文院任校書郎,並撫慰挽留元絳。後來已經得允許辭官,皇帝還很捨不得地命令他說:「你可以在京師造屋居住,我會資助你一些錢財,這樣也有利於你兒子耆年的仕途升遷。」元絳說:「我在吳地有田地房屋,請讓我回家賣掉它,就來京城建屋,能夠遠遠看見陛下連接不斷的車馬揚起的塵土,就是幸事了。怎麼敢希望賞賜呢?」元絳已經出發返鄉,皇帝又派人追趕送上千兩白金,並敕令他早早回來。元絳回到吳地一年多,因為衰老多病給皇帝寫奏章說,恐怕不能奉詔返回京城了。又過了三年元絳去世了,享年七十六歲。皇帝贈太子少師,諡號為「章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