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是唐朝著名文學家杜甫的代表作品之一。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1]

作 者;杜甫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處;全唐詩:卷222_5

作品原文

《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

長嘯宇宙間,高才日陵替。古人不可見,前輩復誰繼。

憶昔李公存,詞林有根柢。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清制。

風流散金石,追琢山嶽銳。情窮造化理,學貫天人際。

干謁走其門,碑版照四裔。各滿深望還,森然起凡例。

蕭蕭白楊路,洞徹寶珠惠。龍宮塔廟涌,浩劫浮雲衛。

宗儒俎豆事,故吏去思計。眄睞已皆虛,跋涉曾不泥。

向來映當時,豈獨勸後世。豐屋珊瑚鈎,騏驎織成罽。

紫騮隨劍幾,義取無虛歲。分宅脫驂間,感激懷未濟。

眾歸賙給美,擺落多藏穢。獨步四十年,風聽九皋唳。

嗚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往者武后朝,引用多寵嬖。

否臧太常議,面折二張勢。衰俗凜生風,排盪秋旻霽。

忠貞負冤恨,宮闕深旒綴。放逐早聯翩,低垂困炎厲。

日斜鵩鳥入,魂斷蒼梧帝。榮枯走不暇,星駕無安稅。

幾分漢廷竹,夙擁文侯篲。終悲洛陽獄,事近小臣敝。

禍階初負謗,易力何深嚌。伊昔臨淄亭,酒酣托末契。

重敘東都別,朝陰改軒砌。論文到崔蘇,指盡流水逝。

近伏盈川雄,未甘特進麗。是非張相國,相扼一危脆。

爭名古豈然,鍵捷欻不閉。例及吾家詩,曠懷掃氛翳。

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鐘律儼高懸,鯤鯨噴迢遞。

坡陀青州血,蕪沒汶陽瘞。哀贈竟蕭條,恩波延揭厲。

子孫存如線,舊客舟凝滯。君臣尚論兵,將帥接燕薊。

朗吟六公篇,憂來豁蒙蔽。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3]

視頻

詩聖杜甫的故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