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月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月春

八月春,花色艷麗,花形多姿,葉色妖嫩柔媚、蒼翠欲滴。 秋海棠,原產中國,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花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八月春

別稱; 相思草、斷腸花、相思花、斷腸草

門;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種; 八月春

界; 植物界

目; 葫蘆目或堇菜目(Cucurbitales)

科; 秋海棠科(Begoniaceae)

綱;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屬; 秋海棠屬(Begonia)

秋海棠; ​古名八月春。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品種。 由於環境的破壞,植物已經越來越少。

花卉簡介

花有紅色、粉紅及白色,。不但花好看,其葉也色彩豐富,有淡綠、深綠、淡棕、深褐、紫紅等。其品種有20多個,如四季秋海棠、竹節秋海棠、毛葉秋海棠、蟆葉秋海棠、灑金秋海棠、花葉秋海棠等。據傳,唐玄宗曾用"海棠睡未足"來形容楊貴妃酒醉未醒,朦朧倦妝之態。產地為陝西秦嶺、河南、山東、河北、遼寧、江蘇、四川、雲南等。

秋海棠的花、葉、莖、根均可入藥。

形態特徵

秋海棠為多年生草本或木本。莖綠色,莖直立,光滑,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塊莖。莖直立 粗壯,多分枝,光滑,節部膨大。葉腋間生珠芽;葉互生,葉柄長5-12cm;托葉披針形;葉片斜卵形,長8-20cm,寬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兩面生細刺毛,葉下面和葉柄部帶紫紅色,邊緣有細尖牙齒。花單性,粉紅色,直徑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壯聚傘花序;雄藥被片4,外2片圓形較大,雄蕊多數,聚成頭狀,花絲成1總柄,花葯黃色,雌花被片5,在內的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頭扭曲狀。蒴果長1.5-3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節部膨大多汁。有的有根莖,有的有塊狀莖。葉互生,有圓形或兩側不等的斜心臟形,有的葉片形似象耳,色紅或綠,或有白色斑紋,背面紅色,有的葉

片有突起。花頂生或腋生,聚傘花序,花有白、粉、紅等色。多栽培於庭園。全國各地有分布。

生理特徵

秋海棠大部分原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在自然界多生長在溫暖地區的林下溝邊、溪邊或潮濕的岩石上。喜溫暖,不耐寒,生長適溫10-30℃左右,低於10℃生長緩慢。在適宜的溫度下,可四季開花,花期長,連續開花性強,具有邊開花邊生長的特性,葉肉質。溫度太高時生長不佳,會引起葉片的灼傷、焦枯。易攀高徒長且易患病害。適宜空氣濕度較大、土壤濕潤的環境,不耐乾燥,亦忌積水。喜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的生長環境,但強烈的日光直接照射會使葉片及花朵燒傷,故夏季栽培需遮蔭40-50%。四季海棠為長日至中日性植物,當夜溫低於21℃,則只在長日下開花,但是日長對開花的影響不如菊花或一品紅那樣具有決定性影響力。耐候性為綠葉系較銅葉系強。不需摘心,忌用生長調節劑。

摺疊編輯本段民間傳說 東海邊有個古鎮,是個水路通商的活碼頭。海船往返,客商雲集好不熱鬧。

這古鎮,每戶人家都喜歡種花、賞花。富家有花園;清貧些的,也在房前屋後種些花。有些人家就以種花為業,一些客商也喜歡把古鎮的花卉帶到海外去做買賣。

鎮上有個叫貴棠的人,家有娘子、孩子和老母親,日子過得很貧困。他的娘子除了幫助種花,還能剪花樣賣。她見過什麼花,就能剪什麼花,而且剪得惟妙惟肖。左鄰右舍都誇她的手藝巧。這天,她在街頭賣花樣,一個客商對她說:"大嫂啊,你剪的花好是好,可惜是平的,如果能用色紙,彩絹做成花,我可以帶到海外去賣,給你好價錢吶" 。

貴棠娘子聽了客商的話,高興地說:"先生!我做做看。要是好,你就買" 。

貴棠娘子回到家,就努力做起紙花、絹花來啦。做啊做,做了一籃各色各樣好看的紙花、絹花,五顏六色,巧奪天工。這天,貴棠娘子拎着花籃,找到那個客商。客商一見紙花、絹花,高興得當場付了錢,把一籃紙花、絹花都買下了。

貴棠娘子掐掐指頭算了算,做花比種花賺錢,從此她就做紙花、絹花賣。別人也學着做,古鎮人除了種花出名,做紙花、絹花也出名了。

可是,貴棠夫妻雖然能種花、做花,但要養活一家四口,日子過得還是很艱難。這天貴棠對娘子說:"娘子啊,聽說你做的紙花、絹花,在海外賣得起錢,我想自己拿到海外去賣,讓我們的日子過得好一些吧!"

娘子眼圈兒一紅,捨不得丈夫出遠門去海外做買賣。但為了以後的日子,也只好點頭答應。貴棠娘子做了一批紙花、絹花。菊花開的時候,貴棠就搭便船出海去了。

正月梅花、二月杏花都開過了,七月雞冠花、八月桂花也開啦。貴棠去年菊花開的時候出門去,今年菊花開的時候還沒回來。是病了嗎,還是沒錢難回家?是死是生,誰能知道呵!

盼啊盼,消息終於傳來,原來貴棠在海外貧病交加早就死了。貴棠娘子還是半信半疑,希望丈夫能活着回來。她每天呆痴痴地倚在窗檻上,朝海里望,整日裡悲悲切切,恍恍惚惚。她望穿秋水郎不歸,灑盡眼淚哭斷腸。

花神憐憫貴棠娘子,把她灑落在窗下土裡的淚水化出一棵草,草葉兒正面綠色,背面紅色。開着的小花,象點點淚花,又象貴棠娘子做的鮮艷、渾厚的絹花,既稀奇,又好看。這是花神讓貴棠娘子種出這種奇異的花兒來賣了好過日子,也是讓貴棠娘子每天看看這花兒,寄託對丈夫的哀思吶!

後來,這種花旺發了一大片。人們說貴棠死得可憐,他是秋天出海的,這花又是秋天開的,就叫它"秋海棠"來紀念他吧。還有人說此花是貴棠娘子哭貴棠哭出來的,所以也把它叫做"斷腸花"。

品種分類

秋海棠屬約有2000種,園藝品種繁多,在園藝上,根據根莖的特徵,大致上將其分為四類:

1.宿根類

如四季海棠(又稱玻璃翠、蜆肉秋海棠)。

2.鬚根類

又稱灌木類,包括多漿草本、亞灌木、灌木,常綠生長高大,分枝多,主要花期在夏秋兩季,冬季進人半休眠,但仍可供觀葉之用,如銀星秋海棠(B.arsenteo-guttata),竹節海棠(B.President-carnot),四季海棠(B.semperflorens)。

3.根莖類

莖匍匐地面,粗大多肉,節極短,葉及花莖自根莖葉腋抽出,葉柄粗壯,花期均在冬春之間,葉多具美麗的斑紋,如蟆葉秋海棠(B.rex)、械葉秋海棠(B.digyna)、粗喙秋海棠(B.crasslrostris)等。

4.球根類

地下部具有塊莖或球莖。為溫室春植球很,秋季花謝後地上部分逐漸枯死,球根在冬季休眠,如園葉秋海棠(B.cxcloPhylla)、掌葉秋海棠(B.hemslcyana)等。

主要品種 :茶花海棠 。

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由多種原產南美山區的野生親本培育出的園藝雜交種,為多年生球根花卉。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不耐高溫,超過32℃,莖葉枯萎脫落,甚至塊莖死亡。生長適溫6-21℃,相對濕度為70%-80%。冬季亦不耐寒。

形態特徵:株高約30cm,塊莖呈不規則扁球形。葉為不規則心形,先端銳尖,基部偏斜,綠色,葉緣有粗齒及纖毛。腋生聚傘花序,花大而美麗。品種極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花瓣皺邊等。花色有紅、白、粉紅、複色等。花期春季。

繁殖與栽培:常用扦插和分割塊莖法繁殖,也可播種繁殖。生長季節可經常澆水,但盆土不宜太濕,否則會引起腐根,空氣乾燥則會落花。生長後期逐漸降低澆水量。生長季節和花瓣,每半月施肥一次。

四季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原產巴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乾燥和積水,生長適溫18-20℃,低於10℃生長緩慢,要求空氣濕度大的環境。

形態特徵:屬鬚根類秋海棠,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具光澤,卵形,葉緣有鋸齒。花淡紅色,腋生,數朵成簇。園藝品種很多,株型有高有矮;花有單瓣和重瓣;花色有紅、白、粉和中間色;葉色有綠、紫紅與深褐色。

繁殖與栽培:播種、扦插與分株法繁殖。春、秋均可播種。分株多春季結合換盆進行。

蟆葉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和鯿東部一帶,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不耐寒,宜陰濕環境和濕潤的土壤,夏季忌陽光直射。

形態特徵:無地上莖,地下根狀莖平臥生長。葉基生,一側偏斜,深綠色,上有銀白色斑紋。花淡紅色,花期較長。

繁殖與栽培:用扦插與播種法繁殖,生長季節10天左右施淡肥一次,應注意及時摘心,夏季通風不良,易受白粉虱危害。

鐵十字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冬季濕度不得低於10℃。夏季要求涼爽、半陰和空氣濕度大的環境,溫度以22-25℃為宜,不耐高溫,超過32℃,則生長緩慢,怕強光直射。空氣濕度80%左右。喜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

形態特徵:根莖橫臥,肉質。葉柄上長有長絨毛,葉柄直接長在根莖上。葉近心形,長16-20cm,狀突起和刺毛,淡綠色。中間有一類似十字形的紫褐色斑紋。花小、黃綠色。

繁殖與栽培 :分株或葉插法繁殖。換盆時分株。葉插一般在夏季進行分株,保持床面潮濕,空氣濕度不宜過高,否則易爛。約30餘天,即能長出小植株。待長出小葉後即可移植。

銀星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為多年生小灌木狀,夏季生長適溫25℃左右,較耐寒,怕日光直射。冬季生長適溫15℃,需陽光充足,應適當控制水分。

形態特徵:屬鬚根類秋海棠,莖直立。具分枝。葉片斜卵形,葉面綠色,嵌有稠密的銀白色斑點,葉背面紫紅色。花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法繁殖,四季均可進行。也可進行葉插,但不定芽的產生較為困難。每年春天需換盆,並進行修剪。

繁殖方法

分類繁殖方法

秋海棠繁殖常用播種、扦插和分株三種方法。

糙葉秋海棠

由於種子細小,播種時常需混細沙撒播,出苗才較均勻。現在市場上出售有一種包衣種子,用來播種效果會更好一些。播種時,用木板輕壓種子,使之和基質密切接觸,但可先不覆土,從盆底浸水。待基質潤濕後,盆上覆蓋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置20℃左右的半陰處。基質發乾時,適當以噴霧狀水潤濕,一般半月左右即可出苗。大多數秋海棠從出苗至開花,在適宜的管理下,大約需5個月左右的時間。

用來扦插的盆器應潔淨,盆土應消毒,這樣可以減少病害的發生。播種基質常用泥炭土混1/2至1/4的蛭石,或者用培養土混一些腐葉土及沙配製。扦插可用莖插、葉插及根狀莖扦插三種方法。扦插是繁殖秋海棠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方法。不同種類的秋海棠,因其形態及生根特性各異,故而採用的扦插方法亦不相同,有莖扦和葉插兩個方面。通常鬚根類秋海棠,如竹節秋海棠(B.presiclent-carnot)、銀星秋海棠(B.argenteo-guttata),絨葉秋海棠(B.CAThayana)和桐葉秋海堂(B.platanifolia)等,因具有明顯的地上莖,並且莖上能長出不定根,故適宜用莖插。而根莖類秋海棠,如馬蹄秋海棠(B.massoniana)、彩葉秋海堂(B.rex-cultorumcy.Colourful)眉毛秋海棠(B.boweri)及蟆葉秋海棠(B.rex)等,由於不具有直立的地上莖,並且其葉片具有再生不定根和萌發不定芽之功能,則以葉插為好。扦插基質須選用疏鬆、透氣、透水性能好,且不含任何病菌的蛭石或細砂,這樣就不會一、導致插穗或葉片因扦插床(盆)積水而腐爛,或因感 染病菌而影響生根。

莖插溫室內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春季扦插效果最好。這時可以結合修剪整形,選取生長健壯的莖剪成長10厘米左右作為插穗,上留3-4葉。插穗基部要選在葉腋處剪成斜面,由於此處分生組織細胞分裂活動旺盛,因而極易生根。然後將插穗插入基質1/3至1/2。澆一次透水,10-25天癒合生根,一個月以後即可分盆栽植。

長柄秋海棠

秋海棠葉的葉脈切斷處也可髮根生芽,利用這一特點,可用葉片進行繁殖。葉插一般在春末和夏秋進行。選擇發育成熟的二年生葉片為好,若葉片太嫩,插後容易腐爛,太老則生根慢,並且不易出芽,葉片選好後可以平插,也可以豎插。所謂平插,就是先剪去大部分葉柄(留0.5厘米左右),用利刀在葉片上把主脈劃斷,每張葉片可劃3-5個切口,然後將葉片平鋪在扦插床(盆)面,並鎮壓一下,使葉片充分與扦插基質結合,噴水至基質濕潤,約一個月,在葉柄基部和葉脈切口處就會生根,這時每隔7-10天澆一次無土栽培營養液,或1:1000尿素溶液,能促使不定芽的萌發。2-3個月就可成為一棵新的植株幼苗。豎插就是剪去葉柄和葉片外圍的薄組織,並將葉柄基部剪成楔形,然後將其豎着插入基質1/2,保持基質濕潤,40-60天即可生根和長出不定芽。

無論是莖插還是葉插,扦插後都必須保持扦插床周圍較高的空氣濕度,並要保證光照充足(夏季要遮蔭),才能提高其成活率。扦插成活後,將小苗直接轉入無土栽培,能夠大大加快小苗的生長速度。

根莖類秋海棠可剪取4厘米左右長的根莖斜插於潔淨的沙中或蛭石中,半月余也可生根並陸續發芽。

分株是一種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根莖類(觀葉類)秋海棠通常採用這種方法進行繁殖。球根類秋海棠還可用分割塊莖的方法繁殖。將發芽的塊莖縱向切分,每塊有1至2個芽,待切口晾乾後即可上盆種植。若採用扦插和分株這兩種無性繁殖方法,要注意保持較高的環境濕度及20℃至25℃的溫度,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盾葉秋海棠

若想大量繁殖還可採用克隆技術,例如利用1片葉或一個莖段,在短期內就可迅速繁殖大量性狀一致的小苗,這種方法供生產應用非常快捷。

栽培要點

由於秋海棠莖葉幼嫩多計,不宜過長時間置於太蔭蔽處,如遇長時間的陰雨天氣或過多淋水,盆土積水,往往會 引起植株腐爛死亡,若施肥過多或過濃,也會發生死亡,在管理上應引起注意。秋海棠喜溫濕環境,在秋冬季節,可早晚各淋水一次,以保持土壤濕潤;在低溫天氣或寒潮到來之前,應及時採取措施,預防寒潮侵襲。

秋海棠分枝較多,為達到預定完美形態,可隨時適當修剪。

秋海棠的病蟲害防治

生長期遇高溫多濕,常發生莖腐病和根腐病,應控制室溫和澆水,並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噴灑。在室溫高、通風不好的環境下,很容易受介殼蟲和蚜蟲危害,還有捲葉蛾幼蟲、薊馬危害。介殼蟲和蚜蟲群生於葉柄、花蕾和新芽處吸取養分,捲葉蛾幼蟲咬食花葉,薊馬於葉背吸取營養。被害植株完全喪失觀賞價值。介殼蟲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蚜蟲、薊馬和捲葉蛾用10%除蟲菊酯乳油和魚藤精2000倍液噴殺。

應用價值

藥理作用 1.《分類草藥性》:治吐血,跌打損傷。

2.《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吐血、咯血、刀傷出血。

3.《陝西中草藥》:活血散瘀,清熱,止血止痛。治跌打損傷,吐血,衄血,胃潰瘍,痢疾,肺癰,崩漏,白帶,月經不調。

4.《貴州草藥》:活血化瘀,涼血止血。

5.江西《草藥手冊》:行氣行血,消腫止痛,鎮痙,治瘰癧。

應用價值

秋海棠不僅以其四季不絕、妖艷繁茂的花朵和五彩斑斕、繡姿各異的葉片贏得了人們的喜愛,而且其莖葉還有良 好的藥用和食用價值。

例如:

(1)四季海棠和竹節海棠均可全草入藥,味微苦,性涼,清熱利水,具有治療感冒和消腫止痛之功效,外用可治療跌打腫痛、瘡癤。南美洲的巴西人常用秋海棠作為退熱利尿藥服用。

(2)歐洲人如法國人用秋海棠的葉子,作湯料,或與魚同燒,其味可口。

(3)紫背天葵(又稱天葵秋海棠),全草入藥,在我省肇慶市鼎湖山是有名的藥用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咳、消炎止痛、助消化、健胃、解酒的功效,深受人們的喜愛。

花語解讀

1.親切,誠懇,單戀,苦戀

2.呵護

3.熱忱的友誼

秋海棠屬除澳大利亞外,全世界從熱帶到亞熱帶均有分布,中國民間也流傳着一些關於秋海棠的傳說與典故。

《采蘭雜誌》載:古進有一婦女懷念自已心上人,但總不能見面,經常在一牆下哭泣,眼淚滴入土中,在灑淚之處長出一植株,花姿嫵媚動人,花色像婦人的臉,葉子正面綠、背面紅的小草,秋天開花,名曰:"斷腸草"。

《本草綱目拾遺》也記載:"相傳昔人有以思而噴血階下,遂生此草,故亦名'相思草'。"人們愛秋海棠,秋海棠的姿色的確賞心悅目。秋海棠既可盆栽室內觀賞,也可在溫暖地帶植於花壇或成片地栽形成花繁葉茂的地被。有的觀葉,有的觀花,細賞之餘,神韻無窮。[1]

參考文獻

  1. 八月春,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