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超新星搜尋項目收穫2025年首顆超新星
![]() |
公眾超新星搜尋項目收穫2025年首顆超新星公眾超新星搜尋項目是天文學領域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全民科學項目,它為普通民眾參與專業天文發現提供了平台。2025年,該項目迎來了令人振奮的時刻,收穫了首顆超新星,這一成果凝聚了眾多參與者的努力和智慧[1]。
發現過程
2025年2月4日凌晨1時許,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的公眾超新星搜尋項目(PSP)參與者區耀樟在項目網站上釋放的PGC 14834.fts5圖像中發現一個可疑目標,亮度17.21等(無濾鏡)。隨後管理員張宓進行了查驗,管理員高興安排半米望遠鏡(HMT)補拍了多張圖像,確認這是一顆真實的候選體。該候選體位於英仙座方向的UGC 3007星系附近,雖然歷史圖對應位置有一顆恆星,但仔細辨認後可以確認,緊鄰恆星旁存在一個新目標。出於以上考慮,該候選體很可能是一顆超新星。於是,張宓將其上報至暫現源名稱服務網(TNS),該候選體隨即獲得暫現源編號AT 2025aue,內部編號PSP25D[2]。
光譜觀測與證認
2月6日6時許,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和牛津大學聯合組成的河外暫現源團隊(O×QUB)使用安裝在利物浦望遠鏡(LT)上的暫現源快速採集光譜儀(SPRAT)對該候選體進行了光譜觀測。當晚23時許,牛津大學物理系Shubham Srivastav博士將光譜及分類報告上傳到TNS,證認該候選體是一顆Ia-91T-like型超新星,紅移0.019,該候選體編號隨之變更為超新星編號SN 2025aue。
項目成果與意義
目前,PSP已發現197顆候選體,其中36顆超新星、30顆河外新星、1顆激變變星、1個活動星系核獲得光譜證認,另有98顆各類變星被國際變星索引數據庫(VSX)收錄並明確分類。公眾超新星搜尋項目的成功,不僅增加了我們對宇宙中天體的認識,也為天文學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數據和樣本。同時,它也激發了公眾對天文學的興趣和熱愛,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科學研究中來。
參考文獻
- 移至 ↑ 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公眾超新星搜尋項目收穫 2025 年首顆超新星,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2025- 02-12
- 移至 ↑ 星明天文台收穫 2025 年首顆超新星,MENU,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