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國封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越劇舞台戲(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網易 的圖片

六國封相》,傳統戲,該劇男班時期搬上越劇舞台,女子越劇前期越劇編劇劉濤曾對該劇作多次修改,供徐玉蘭主演的班子演出。

劇目介紹

越劇《六國封相》源於元人所作的南戲《蘇秦衣錦還鄉記》。寫戰國時期,蘇秦在叔父守賢和妻子周氏的資助下到周王處遊說,周王不見信,又赴秦國獻策,亦未被秦國丞相商鞅所用。無奈典當衣衫回家,遭到其父母冷待,兄嫂取笑。蘇秦欲投水自盡,被其叔守賢救起,用好言相勸,並留其到自己家中,供176他讀書。蘇秦夜以繼日地發奮瀆書,有時睏倦,乃頭懸樑,錐刺股。其妻周氏欲溫舊情,深夜前來探望蘇秦,被蘇秦拒見。爾後,其叔守賢又資助蘇秦遊說六國,向六國獻合縱抗秦之策,被六國國君採納,授燕、趙、韓、齊、魏、楚六國丞相金印,衣錦榮歸。無情的父母、勢利的兄嫂,羞得無地自容,對他百般奉承,其嫂長跪不起,向蘇秦連連謝罪。蘇秦雖非常惱恨家裡親人,但念骨肉之情,只好斥其薄情後罷休。並用厚禮贈蘇守賢后與妻子周氏團聚。

《蘇秦懸樑刺股》折子戲是《六國封相》中一折。寫蘇秦為了發奮讀書,用發懸樑手執錐,與瞌睡鬼作鬥爭。20世紀40年代後期,東山越藝社范瑞娟曾主演陔戲。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

視頻

六國封相 相關視頻

越劇的歷史和發展
中國戲曲絕活展示

參考文獻

  1. 南戲,謀略學,2020-07-19
  2. 山東呂劇大全,戲劇網,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