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國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 圖片來自360文檔中心網]

《六國論》蘇洵政論文的代表作品。

本文提出並論證了六國滅亡「弊在賂秦」的精闢論點,「借古諷今」,抨擊宋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誡北宋統治者要吸取六國滅亡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其子蘇軾、蘇轍及清代李楨也作《六國論》,闡述個人觀點。

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1不利 ,戰不善2,弊在賂秦3。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4也。或曰5:六國互喪,率6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7失強援,不能獨完8。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6取之外,小10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11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12,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13,暴霜露14,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15之不甚惜,舉以予人16,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17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18,奉之彌繁19,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20矣。至於21顛覆22,理固宜然23。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24此言得之25。

齊人未嘗賂秦,終26繼27五國遷滅28,何哉?與嬴29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30喪,齊亦不免31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32,能守其土,義33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34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35速36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37,李牧連卻38之。洎39牧以40讒41誅,邯鄲為郡42,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43,可謂智力44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45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46,當47與秦相較,或未易量48。

嗚呼!以49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50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51也。悲夫!有如此之勢52,而53為秦人積威54之所劫55,日56削月割,以趨於57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58!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59不賂而勝之之勢。苟60以天下之大,下61而從62六國破亡之故事63,是又在六國下64矣。

詞語注釋

兵:兵器

善:好。

弊在賂秦:弊病在於賄賂秦國。賂,賄賂。這裡指向秦割地求和。

道:原因

或曰:有人說。這是設問。下句的「曰」是對該設問的回答。

率:都,皆。

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為」的意思。

完:保全。

以攻取:用攻戰(的辦法)而奪取。

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地方。

其實:它的實際數目。

所大欲:所最想要的(東西),大,最。

厥先祖父:泛指他們的先人祖輩,指列國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與父輩。

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斬荊棘,已有尺寸之地"連起來,形容創業的艱苦。

視:對待

舉以予人:拿它(土地)來送給別人。實際是舉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厭:同「饜」,滿足。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厲害。奉,奉送。彌、愈,都是「更加」 的意思。繁,多。

判:決定。

至於:以至於。

顛覆:滅亡。

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來就應該這樣。

「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魏世家》和《戰國策·魏策》。事,侍奉。

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說的道理。

終:最後。

繼:跟着。

遷滅:滅亡。古代滅人國家,同時遷其國寶、重器,故說「遷滅」。

與嬴:親附秦國。與,親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國。

既:連詞,既然

免:倖免。

始有遠略:起初有長遠的謀略,這句中的「始」與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終」的「不終」,互相呼應。

義:名詞作動詞,堅持正義。

斯:這。

始:才。

速:招致。

再:兩次。

卻:使······退卻。

洎(jì):及,等到。

以:因為

讒:小人的壞話。

邯鄲為郡:秦滅趙之後,把趙國改為秦國的邯鄲郡。邯鄲,趙國的都城。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乾淨的時候。 革,改變,除去。殆,幾乎,將要。

智力:智謀和力量(國力)。

向使三國:假使韓,魏,楚三國。這三國都曾經割地賂秦。向使,假使。

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天數。理,理數。皆指命運。

當(tǎng):同「倘」,如果。

易量:容易判斷。

以:用。

禮:禮待。名作動。

食之不得下咽也 :指寢食不安,內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動。咽,吞咽。

勢:優勢。

而:卻。

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


劫:脅迫,劫持。 日:每天,一天天,名作狀。下文「月」同。

於:比。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脅迫啊!

可以:可以憑藉。

苟:如果。

下:自取下策。一本無「下」。

從:跟隨。

故事:舊事,先例。

下:指在六國之後。

白話譯文

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銳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於割地賄賂秦國。割地賄賂秦國,自己的力量就虧損了,這是滅亡的原因。有人說:「六國相繼滅亡,全都是由於割地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割地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割地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因為他們失去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單獨保全。所以說:『弊病在於割地賄賂秦國』啊!」

秦國除用攻戰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還得到諸侯的割地賄賂),小的就獲得城鎮,大的就獲得都市,把秦國由受賄賂得到的土地與戰勝而得到的土地比較,實際上有一百倍,把諸侯賄賂秦國所失去的土地與戰敗所失去的土地比較,實際上也有一百倍。那麼秦國最大的欲望,諸侯最大的禍患,當然就不在於戰爭了。回想他們的祖輩父輩,冒着霜露,披荊斬棘,因而才有一點點土地。可是子孫們看待它卻很不珍惜,拿它來送人,就像拋棄小草一樣。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後才能睡上一夜安穩覺。待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打來了。那麼,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沒有滿足;誰送給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誰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誰強誰弱、誰勝誰敗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國落到滅亡的地步,按理本來應當這樣。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沒有燒完,火就不會熄滅。」這話說得在理啊!

齊國不曾割地賄賂秦國,最後也隨着五國滅亡,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它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五國啊。五國滅亡之後,齊國也就不能倖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君主,起初有遠大的謀略,能夠守住自己的土地,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滅亡在後,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與秦國多次作戰,敗少勝多。後來秦國又兩次攻打趙國,李牧接連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讒言被趙王殺害,都城邯鄲就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卻沒能堅持到底啊。況且燕趙正處在其他國家被消滅了的時候,可說是智謀已盡,力量單薄,戰敗而亡國,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啊。假使當初韓、魏、楚三國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秦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着,那麼勝敗存亡的命運,如果與秦國較量,也許還不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國把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意禮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齊心協力向西對付秦國,那麼我擔心秦國人連飯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制,土地天天削減,月月割讓,以至於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切不要讓自己被敵人積久的威勢所脅制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可是還有能夠不割地賄賂而戰勝秦國的形勢。如果憑着一統天下的大國,卻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

創作背景

《六國論》的歷史背景應從兩個角度着眼:一是蘇洵論述的六國滅亡那個歷史時期的情況,藉以了解蘇洵立論的根據;二是蘇洵所處的北宋時代的歷史狀況,藉以明確蘇洵撰寫《六國論》的針砭現實的意義及其寫作上的特點。[2]

北宋建國以後,鑑於唐末藩鎮割據,五代軍人亂政,因而實行中央集權制度,解除節度使的權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員到地方管理財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軍,將地方的政權、財權、軍權都收歸中央。為了防範武將軍權過重,嚴令將帥不得專兵,甚至外出作戰,也必須按皇帝頒發的陣圖行事。將官經常輪換,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致使軍隊沒有戰鬥力。這樣的措施雖然杜絕了軍閥擁兵作亂,但是也造成軍事上的衰頹。北宋建國後一百年間,北宋軍隊與契丹、西夏軍隊大小六十餘戰,敗多勝少。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實不限制兼併的政策,土地集中現象嚴重,貴族占有大量土地,社會矛盾尖銳。政治上的專制腐敗,軍事上的驕惰無能,帶來外交上的極端軟弱。到蘇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貢大量銀兩以及商品。這樣賄賂的結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也就是說當時的北宋四周環伺,政策上求和,積貧積弱,而蘇洵正是針對這樣的現實撰寫《六國論》的。

作品賞析

《六國論》一開始,首先提出了六國破滅的原因。劈頭四句話「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就斬釘截鐵地給六國之所以滅亡定下結論。蘇洵認為:六國之所以滅亡,不在於它們的武器不銳利,也不在於它們仗打得不好,而是在於他們一味地拿土地作為賄賂,向秦國乞求和平。「賂秦」就是賄賂秦國。這實際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長敵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毀滅。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說:「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然而事實上又並不是所有六國都向秦國奉獻土地,而那些沒有「賂秦」的國家也破滅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洵故意這樣設問,然後又作了回答:「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因此,歸根結底,「賂秦」是莫大的致命傷。以上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論點,突出強調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是從六國方面來說的。[3]​

接着蘇洵再從「賂秦」的兩個方面來論述這種做法的後果。蘇洵指出:秦國由於接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國打勝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國由於送賄賂而喪失的土地,比它們打敗仗喪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末,秦國所最歡迎而對其他國家所最不利的,當然就不在於作戰了。這裡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是側重照應開頭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戰不善」,是從另一個角度補充和闡發了「弊在賂秦」的論點。

在接下來的兩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別就「賂秦」的國家和不「賂秦」的國家,論述了它們各自滅亡的具體原因。

第二段先論述「賂秦」的國家滅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說這些國家的前輩創業的很難;「子孫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是說這些國家的後代只顧眼前的暫時利益,輕易地把前輩辛勤創有的國土隨便割讓給秦國;「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說秦國並不因為得到奉獻的土地而停止進攻。這就是第一段結尾所說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越向敵人屈服退讓,就越增加敵人的氣焰,敵人越得到好處,就越要加緊侵略。所謂「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秦國的侵略欲望根本沒有止境,這是秦國侵略者不可改變的本質。諸侯各國奉獻土地一味妥協,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這裡,不需要通過作戰,就已經判別勝負了,至於諸侯各國的因之而破滅,那更是極其自然的事情。作者為了把「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講得更為明白清楚,蘇洵引用了古人的一個譬喻:「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薪」就是木柴,這個譬喻非常準確地、形象地表明了賂秦的嚴重危害和根本的錯誤。這一段是進一步發揮第一段的「賂秦而力虧」一句,具體指的是韓國、魏國和楚國。這三個國家都緊靠秦國,當時秦國在軍事戰略上採取「遠交近攻」,也就是結交遠方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的方針,因此它們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並且首先以地「賂秦」,結果最早被秦國消滅。

第三段是論述不「賂秦」的國家為什麼會滅亡。齊國距離秦國最遠,雖然不用向秦國奉獻土地,但是齊國仍舊不敢得罪秦國,對其他國家遭受秦國侵略,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等五國相繼敗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國吞併的對象。燕國、趙國「能守其士,義不賂秦」,敢於同秦國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國那樣小的國家儘管最後也失敗了,但是比韓、魏、楚等國家要破滅得稍晚一些;趙國在與秦國的五次戰爭當中還取得了三次勝利,以後又不斷給秦國以回擊.可惜燕國太子丹派遣荊軻西刺秦王,企圖通過個人謀殺來解救危難;趙國不信任自己的部將,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殺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於是導致加速了自己的破滅。齊國不能援助其他五國,團結抗泰,燕國趙國不能堅持鬥爭,又處在秦國把各國「革滅殆盡」的時刻,因而得到和韓國,魏國和楚國同樣的結局。這段論述主要是進一步發揮第一段「不賂者以賂者喪」一句的意思。這一段的末了,蘇洵總結六國的破滅,從反面推進一層,指出六國避免破滅的道路。「三國各愛其地」是指韓國、魏國和楚國不要拿國土去向秦國乞求「一夕安寢」,「齊人勿附於秦」是指齊國要附隨秦國而不去援助其他國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國不要對秦國採用個人謀殺手段;「良將猶在」,是指趙國不要相信秦國的流言蜚語而殺掉自己的將領。這樣,恐怕就會出現另一種局面,未見得秦國必勝而六國必敗。文章在這裡筆鋒一轉,反跌得精神飽滿,把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道理說得更加透徹,更加具有說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論述發表感慨。第四段的頭幾句是一種設想,為六國籌劃怎樣對付秦國。第三段末尾的設想,是僅僅就六國改變它們各自的方針路線來立論,所以只說勝負存亡「或未易量」,沒有加以肯定。則進一步指出必須發憤圖強,敢於鬥爭,並且團結一致,聯合抗秦。秦國即使想要吞併六國,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嚨里去的,可惜六國沒有這樣做。六國在敵人強大的威勢面前屈服了,不敢鬥爭或者不能堅持鬥爭,最後全部破滅。這是一個慘痛的歷史教訓,也是後代當國者應該吸取的歷史經驗。蘇洵最後說:「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強大敵人的威力面前被嚇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繼續發表意猶未盡的感慨,不同於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針對的是歷史,第五段的感慨針對的是現實。整篇《六國論》,應該說到前一段的就結束了。蘇洵決不是為評論歷史而評論歷史,蘇洵的文章的全部鋒芒幾乎無不處處對準現實。是想以古代社會治亂、國家興衰的歷史經驗教訓作為處理當前國家的重大問題的借鑑。文章只寫到前一段,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有這一段從古代歷史引渡到現實政治,才見出它的主題深刻意義。這一段完全說的是北宋王朝的對外政策:北宋王朝與六國諸侯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六國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區,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則占有全國主要地區,力量遠遠超過六國諸侯。六國諸侯如果敢於同秦國鬥爭,還可以取得勝利,那麼,北宋王朝同樣敢於鬥爭,當然不成問題地更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北宋王朝卻「以天下之大」向遼政權和西夏政權屈服,一味妥協退讓,不敢進行鬥爭,這就連六國也不如了。不用說,它最終也必然會得到六國破滅一樣的後果。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筆相當精練,內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議論中包含着極大的感情分量。話說得十分含蓄婉轉,同時問題又揭示得十分明確尖銳。從全文的布局來看,也收結得沉着有力。

戰國當時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本來很紛繁複雜,但是蘇洵只就對秦國的態度上,從六個國家當中區別出兩個類型,「賂秦」和「不賂秦」;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韓國、魏國和楚國「以地賂秦」,第二種是齊國附隨秦國,第三種是燕國和趙國「用武而不終」。三種情況中的第一種屬於「賂秦」一類,第二種和第三種屬於不「賂秦」一類。蘇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賂秦」問題上,為六國的破滅立論。因為這才是六國破滅的根本要害,不僅「賂秦」的韓、魏、楚三國因此喪亡,不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齊國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夠跟秦國較量一下的燕國、趙國也因此失敗。寫文章就應該扣緊中心問題去發揮。重點擺對了,又要把它同別的部分聯結起來,看出它們的相互關係。所以作者集中論述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以後,進而又論述「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當然,態度、分寸是不同的。蘇洵對賂秦的韓、魏、楚三國是根本否定,對依附秦國的齊國是嚴肅批判,而對「用武而不終」的燕、趙兩國是深切惋惜。這樣,文章就顯得分外有條理,有層次,暢達透闢,嚴密完整,使別人對自己的論點無可懷疑、無可駁斥。


借古諷今,切中時弊

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為了獨占天下,各國之間不斷進行戰爭。最後六國被秦國逐個擊破而滅亡了。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國經過商秧變法的徹底改革,確立了先進的生產關係,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軍事實力超過了六國。同時,秦滅六國,順應了當時歷史發展走向統一的大勢,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本文屬於史論,但並不是進行史學的分析,也不是就歷史談歷史,而是借史立論,以古鑒今,選擇一個角度,抓住一個問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確立自己的論點,進行深入論證,以闡明自己對現實政治的主張。因此我們分析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準確、全面地評價了歷史事實,而應着眼於其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本文從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角度,依據史實,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立論,針砭時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文末巧妙地聯繫北宋現實,點出全文的主旨,語意深切,發人深省。

論點鮮明,論證嚴密

本文為論說文,其結構完美地體現了論證的一般方法和規則,堪稱古代論說文的典範。文章開篇即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然後以史實為據,分別就「賂秦」與「未嘗賂秦」兩類國家從正面加以論證;又以假設進一步申說,如果不賂秦則六國不至於滅亡,從反面加以論證;從而得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的論斷;最後借古論今,諷諫北宋統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文章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既深入又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全文綱目分明,脈胳清晰,結構嚴整。不僅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緊密的邏輯聯繫,而且首尾照應,古今相映。文中運用例證、引證、假設,特別是對比的論證方法。如「賂者」與「不賂者」對比;秦與諸侯雙方土地得失對比,既以秦受賂所得與戰勝所得對比,又以諸侯行賂所亡與戰敗所亡對比;賂秦之頻與「一夕安寢」對比;以六國與北宋對比。通過對比增強了「弊在賂秦」這一論點的鮮明性、深刻性。

語言生動,氣勢充沛

在語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論說文用詞準確、言簡意賅的特點之外,還有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在論證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來形象地說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文章的字裡行間飽含着作者的感情。不僅有「嗚呼」「悲夫」等感情強烈的嗟嘆,就是在夾敘夾議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對以地事秦的憎惡,對「義不賂秦」的讚賞,對「用武而不終」的惋惜,對為國者「為積威之所劫」痛惜、激憤,都溢於言表,有着強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對偶、對比、比喻、引用、設問等修辭方式的運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歐陽修語),不僅章法嚴謹,而且富於變化,承轉靈活,縱橫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勁,具有雄辯的力量和充沛的氣勢。

名家評價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卷一百一十三:「一篇議論,由《戰國策》縱人之說來,卻能與《戰國策》相伯仲,當與子由《六國論》並看。」

儲欣《評註蘇老泉集》卷一:「謂此悲六國乎?非也。劉六符來求地,歲幣頓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傷今,淋漓深痛,文鈔謂忽人正論,猶花似霧中看也。」「此篇當與《幾策·審敵》參看。」

徐乾學《古文淵鑒正集》卷四十七:「稱悉情勢,步步深入,歸到大意,如千鈞一髮,壁壘皆新。楊慎曰:六國縱約,特欲擯秦而已,曾不能出一師,以為秦患,故秦得以閉關避敵,養其全力者十五年,故能制勝而無弊。諸侯所以擯之,適所以成其王業耳。故老泉曰封謀臣,禮賢才,以併力西向,則臣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何景明曰:老泉論六國賂秦,其實借論宋賂契丹之事,而宋卒以此亡,可謂深謀先見之識矣。臣(高)士奇曰:賂秦必亡,理也。然韓、魏與秦最逼,齊、楚、燕、趙莫為之援,勢不得不效地以自免,韓、魏亡而四國亦隨之。小蘇《六國論》嘗及此意,茅坤謂兩篇宜合看,良然。」

浦起龍《古文眉銓》卷六十三:「賂字篇眼,緊粘後禍,為鑑警時也。若就六國言六國,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時則此較激切。以地賂,以金增賂,所賂不同而情勢同,讀之魄動。」

唐德宜《古文翼》卷七:「以賂秦作主,而又補出不賂者以賂若喪,是非利害,瞭然如指諸掌。至其氣雄筆健,段落緊密,尤自出人頭地。篇末一結,若預燭南宋之主和,而深為寄慨,識更遠到。」

林紓:「觀諸侯之割地賂秦,非謀詘智昏,出一不得已也,即不割亦未必不亡。老泉持論,不為無見。末數語,陰指契丹,特借題發揮耳。」

朱川:「借六國賂秦而滅,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憤,可謂深謀先見之智。」

作者簡介

蘇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相傳二十七歲時才發憤為學,應進士和茂才異等考試皆未中。於是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閉門潛心讀書,終於博通六藝及諸子百家著作,撰寫文章下筆頃時數千言。嘉祐間,得當時名盛一時的翰林學士歐陽修推譽,以文章著名於世。曾任秘書省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後與姚辟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後不久去世。他主張抵抗遼的攻掠,對大地主的土地兼併、政治特權有所不滿。為文擅長策論,語言明暢,筆力雄健,奔騰馳騁,縱橫捭闔,老辣犀利,很有戰國縱橫家筆意。與其子軾、轍,合稱「三蘇」,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