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關姓主要分布於河南、甘肅、山東、江蘇等省,尤以河南省為多,約占全國關姓的41%。東北地區關姓多為滿族。關姓歷史名人,有武聖關羽;五代後梁畫家關仝,工畫山水,好作秋山寒林;宋代太學博士關景仁,多才多藝,音律、歷數、草隸、圖畫無所不精,尤長於詩,有《關博士集》;明代畫家關思,善寫山水,晚年所作,蒼潤恬靜,以畫名重海內,與宋旭齊名;元朝戲劇家關漢卿,有《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等傳世優秀劇作;中共高級將領、八路軍120師政委關向應,與賀龍一起開闢了晉綏抗日根據地;關盛志,安徽六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曾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政治委員,東北軍區空軍幹部部部長,蘭州軍區空軍政治委員,濟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顧問等職 。

來源

關姓在現今中國姓氏人口排列位於第153位。

來源一

源於董姓,出自遠古帝舜時期養龍高手董父,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據史籍《姓源》 關氏始祖關龍逄、《通志•姓氏略》記載,顓頊有個後代叫董叔安,擅長養龍,古代稱馬為"龍"。董叔安的兒子叫董父,在帝舜執政時期負責養龍,被封為豢龍氏。在古代,"豢"、"關"二字同音通用,所以後來又寫作關龍氏。在董父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封號為姓氏者,稱豢龍氏、關龍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關氏、龍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在關龍氏族人中,有個著名的人物叫關龍逄,是夏王朝末期夏桀執政時期的一位大夫,曾因功受封於黃河北邑,因此史稱其地為"關邑"。一直到了春秋時期的周定王姬瑜二十年(晉景公姬孺十三年,公元前587年),晉國的中軍元帥、正卿欒書被封於關邑,才改置關邑為"欒邑",就是今河北省的欒城市。

在關龍逄的後裔子孫中,有取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關氏、逄氏,世代相傳至今,其關氏史稱正宗。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關氏族人大多尊奉關龍逄為得姓始祖。

來源二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周王室大夫尹喜,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春秋時期,東周王室大夫尹喜在軍事重鎮函谷關任關令(今河南靈寶),世人稱其為"關尹喜、關尹令"。也有的學者認為,"尹"就是周王朝時期的一級地方行政長官的官名,"喜"為人名,實名應為姬喜、或姬熹,他的官職為尹,負責守函谷關,因此史稱"關尹喜"。相傳,當年道家老祖老子李聃西遊出關時,曾為關尹喜的熱情款待而感動,因此為其寫下了著名的道家真典五千言。關尹喜將此文謄寫為《道德經》傳播於世以後,也棄官追隨老子學道去了。後來,關尹喜還道成為仙,羽化飛升而去。

在關尹喜的後裔子孫以及族人中,多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關尹氏、關陽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關氏、尹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來源三

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時期越國官吏關弓,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關弓,就是弓箭手,是春秋時期越國對使用弓箭為主要兵器的軍隊之稱謂,其統領即稱"關弓",分屬各級軍制。在典籍《集韻》中記載:"持弓關矢也。"在史籍《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中記載:"將注豹則關矣。關,引弓。"戰國時期的孟子在《孟子》一書中記載:"越人關弓而射之。"

在關弓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關弓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關氏、弓氏,世代相傳至今。要注意的是,只有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不作guān(ㄍㄨㄢ),而讀作wān(ㄨㄢ)。

來源四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關津,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關津,是春秋時期專職掌管市場貨物的進出關卡,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其職類如今天的海關署官員。在典籍《周禮•地官•司關》中記載:"關津,司關掌國貨之節。以聯門市。"

在關津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關津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關氏、津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來源五

源於官位,出自商、周時期官吏關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關人,是商王朝時期就有的官吏稱謂,就是專職管理貴族墓地的官吏,多由墓主家族人充任。在古代,"關"就是指墓門。西周時期,關人之職由春官府司管轄,兼責巡視歷代君王墓地,以防盜掘。這在典籍《周禮•春官•巾車》中有記載:"及墓,嘑啟關陳車。關,墓門也。"

在關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關人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關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來源六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關孔,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關孔,實際上是一種軍制工匠的稱謂,原來是在斧、鉞一類兵器的錛部鑽孔,以便綁在木柄之上。西周晚期以後,隨着金屬冶煉工藝的不斷進步,關孔逐漸改為專職負責在斧、鉞類兵器的刃部鍛鑲青銅、康銅、鋼口,使該類兵器更加鋒利和經久耐用。關孔隸屬於冬官府司管轄。在典籍《周禮•冬官•車人》中記載:"關孔,首六寸,謂今剛關頭斧。時斧近刃,皆以剛鐵為之。又以柄關孔。"

在關孔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關孔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關氏、孔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來源七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東關嬖五,屬於以先祖封邑名稱為氏。在史籍《古今姓氏書辨證》中記載:"東關,晉東關嬖五之後。漢將軍北亭侯東關義"。嬖五,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晉國大夫,他是晉獻公姬佹諸執政時期(公元前676~前651年)最受恩寵的大夫之一,受封在都城東關,因此史稱其為"東關嬖五"。這個東關嬖五,就是流傳千古的"二五"這類嘲諷人之口頭禪的源頭。

在東關嬖五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東關氏,世代相傳,直到漢朝時期,還有大將軍北亭侯東關義,就是東關嬖五的後裔。在東關氏族人中,後大多省文簡化為單姓關氏、東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來源八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壯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關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關氏,世代相傳至今。

來源九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錫伯族瓜爾佳氏,滿語為Korgia Mongu,是非常古老的東北地區姓氏之一,人數很多,既有古代遼西鮮卑形成的錫伯族人,也有海西女真形成的滿族人,還有蒙古族、赫哲族、鄂倫春族等民族,甚至還有漢族,皆在很早的時期就擁有此氏。一般來說,其姓氏形成的核心地帶在寧古塔地區(今黑龍江寧安),後分散至各地。瓜爾佳氏按不同的地區有蘇完瓜爾佳氏、蘇完尼瓜爾佳氏、安圖瓜爾佳氏、葉赫瓜爾佳氏、烏喇瓜爾佳氏等分支,滿清入關以後,還產生了鳳城瓜爾佳氏、金州瓜爾佳氏等許多分支。瓜爾佳氏主要有四個分支:寧古塔地區主要是Susu Mongu,漢義"紫";中朝邊境地區主要是Sungjan Mongu,漢義"白";Koskja Mongu,漢義"青";Oshja Mongu,漢義"黃"。瓜爾佳氏部族後來與Kitar Hala及Nimaci Hala又匯合形成一個特殊的部落團體Kojail-Mandu,祭祀時用豬羊。數百年的明朝時期,前氏族又分衍出一支Ara Hala,後皆轉為漢族。

在錫伯族、滿族、蒙古族、赫哲族、鄂倫春族中,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姓氏的漢義為"隘口、關卡",清朝中葉以後,瓜爾佳氏多冠漢姓為關氏。該支錫伯族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來源十

源於赫哲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赫哲族瑚錫哈哩氏,亦稱祜什哈禮氏、瑚克沙哈里氏,以地為氏,世居瑚錫哈里(今黑龍江寧安東北部)、依蘭費爾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處)、三姓(今黑龍江依蘭)等地,後有滿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usihari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赫哲族、滿族、錫伯族瑚錫哈哩氏多冠漢姓為關氏、華氏、胡氏、扈氏等。該支赫哲族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1]

得姓始祖

關龍逄、關尹喜、烏扎喇•關保。

堂號

隴西堂:以望立堂。

東海堂:以望立堂。

忠義堂:三國時期,蜀漢有上將軍關羽,劉備麾下著名將領,前將軍,漢壽亭侯。他為五虎上將之首,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東吳孫權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壯烈殉漢,劉備諡壯繆,封武安王。關羽死後倍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其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明朝時期又追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關氏族人因稱"忠義堂"。民國三年,民國政府明令關羽與岳飛合祀武廟,稱"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

武聖堂:同忠義堂。

伽藍堂:同忠義堂。

蒲源堂:福建莆田蒲坂關氏分支堂號。

蒲渚堂:福建莆田蒲坂關氏分支堂號。

蒲清堂:福建莆田蒲坂關氏分支堂號。

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①治所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②東晉時期置于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③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