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白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關白附
t01b00705eb1b0ce2ec.png
圖片來源 [來自..關白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關白附

漢語拼音:Guān Bái Fù
  別   名:烏拉花、山喇叭花、白附子
  性   味:味辛、甘,性大溫。歸胃、肝經。
  功   能:祛風痰,定驚癇,解毒散結,止痛。
  主   治:用於偏正頭痛,寒濕痹痛,口眼歪斜。

關白附 中藥名。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黃花烏頭Aconitumcoreanum(Levl.)Rapaics[A.koreanumR.Raym.]的塊根。秋末冬初採挖,洗淨曬乾。[1]

藥性簡介

別名

白附子(《別錄》),竹節白附(《中藥材品種論述》)。

出處

《中藥志》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黃花烏頭的塊根。8~9月間挖取塊根,除去莖葉、鬚根,洗淨,曬乾。

原形態

黃花烏頭,又名:山啦叭花、鼠尾草、兩頭菜、藥虱子草、白花子、烏拉花。

多年生草本。塊根倒卵形或紡錘形,常2個連生。莖直立,高50~120厘米。葉互生,有柄;葉片3~5掌狀全裂,裂片再2回羽狀分裂,最終裂片線形,先端銳尖,寬約2毫米。總狀花序頂生,小花梗長0.5~4厘米;萼片5,花瓣狀,淡黃色,外面密被微柔毛,上萼片船狀盔形,長1~2厘米,側萼片圓形;花瓣2,緊貼盔瓣下;雄蕊多數;心皮3個,扁卵形,密被白茸毛。蓇葖果3~5,疏被白毛。種子有棱,棱處具翅。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

生於荒山坡的灌木從或高草叢邊。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地。主產遼寧吉林等地。

性狀

乾燥塊根,其母根呈圓錐形,略彎曲,頂端有地上莖的殘基,全長3~7厘米,直徑7~15毫米;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有縱皺及溝紋,並有多數橫長突起的根痕散在或橫列近似節狀。其子根,呈卵圓形或長圓形,頂端無地上莖殘基而有芽痕,長1.5~4厘米,直徑0.5~2厘米:表面棕色或褐色,有細縱皺紋及小點狀根痕,少數有瘤狀突起的側芽痕。質均堅硬,難折斷,斷面白色,有粉性;母根多有裂隙,以水濕潤後,二者斷面均可見多數暗色點,成環狀排列或散在。無臭,味辛辣,麻舌。以個大、皮細、飽滿充實,粉性大的子根為佳。母根及粉性小的子根質次。

化學成分

黃花烏頭含次烏頭鹼和化學結構尚未確定的關附甲素、關附乙素、關附丙素、關附丁素和關附戊素。

炮製

生關白附:揀淨雜質,洗淨、曬乾。制關白附:取生關白附、用涼水浸漂,置於陰涼處,每日換水2~3次,泡5~7日後,撈出,用豆腐同置鍋中,加清水適量,同煮約30分鐘,取出,揀去豆腐,陰乾,再用開水浸潤,悶透,切片,曬乾。(關白附100斤,用豆腐25斤)

《日華子本草》:"入藥炮用。"

性味

辛甘,熱,有毒。

  • ①《海藥本草》:"大溫,有小毒。"
  • ②《蜀本草》:"味甘辛,溫。"
  • ③《珍珠囊》:"辛苦,純陽。"

歸經

肝、胃等經。

  • ①《綱目》:"陽明經藥。"
  •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脾二經。"
  • ③《玉楸藥解》:"入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
  • ④《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經。"

功能主治

祛風痰,逐寒濕,定驚癇。治中風痰壅,口眼歪斜,頭痛,癲癇,風濕痹痛,破傷風,瘡瘍疥癬,皮膚濕癢。

  • ①《別錄》:"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藥勢。"
  • ②《海藥本草》:"主治疥癬,風瘡,頭面痕,陰囊下濕,腿無力,諸風冷氣。"
  • ③《日華子本草》:"主中風失音,一切冷風氣。"
  • ④王好古:"補肝風虛。"
  • ⑤朱震亨:"治風痰。"
  • ⑥《品匯精要》:"主小兒驚風。"
  • ⑦《本草原始》:"身背汗斑疥癬並治之。"
  • ⑧《本草匯言》:"祛風痰,解風毒,善散面口風。"
  • ⑨《本草述》:"主治中風痰飲頭痛,行著痹,痿厥癘風,顫振眩暈,癇證悸疝諸證。"
  • ⑩《本草擇要綱目》:"治小兒毒暑入心,痰塞心孔,昏迷搐搦。"
  • ⑾《玉楸藥解》:"驅風泄濕,逐痹行痰。治中風失音,鼻口偏抖,耳聾,喉痹,行痰止唾。"
  • ⑿《中藥學》:"治偏正頭痛,破傷風。"

用法用量

內服:0.5~2錢。外用:酌量。

    • ===注意===**陰虛或熱盛者忌服。
  • ①《本草經疏》:"似中風證,雖痰壅禁用。小兒慢驚不宜服。"
  • ②《本草匯言》:"血虛生風,內熱生驚,似風似驚之證,需禁用之。"
  • ③《本草新編》:"痰涎壅塞,若系有火之症,亦非所宜。"

複方

  • ①治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僵蠶、全蠍(去毒)各等分,生用。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牽正散)
  • ②治風痰眩暈,頭痛氣鬱,胸膈不利:白附子(炮去皮臍)半斤,石膏(煨紅)半斤,硃砂二兩二錢半,龍腦一錢。為末,粟米飯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茶酒任下。(《御藥院方》)
  • ③治偏頭風:豬牙皂角(去皮筋)、香白芷、白附子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一錢,臘茶下,右疼右側臥,左疼左側臥,兩邊皆疼仰臥,食後服。(《續本事方》)
  • ④治痰厥頭痛: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各等分。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四十九,食後薑湯送下。(《濟生方》三生丸)
  • ⑤治癲癇:皂角二兩(打碎,用水半碗浸透,采汁去滓,加白礬二兩煎干),白附子五錢,半夏、南星、烏蛇、全蠍各三兩,蜈蚣半條,姜蠶一兩五錢,硃砂、雄黃各一錢五分,麝香三分。各研和勻,薑汁糊丸綠豆大。每三十丸,白湯下。(《雞鳴錄》)
  • ⑥治破傷風,牙關緊急,角弓反張,甚則咬牙縮舌:南星,防風、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酒一鍾,調服,更敷傷處。若牙關緊急、腰背反張者,每服三錢,用熱童便調服,雖內有瘀血亦愈;至於昏死心腹尚溫者,連進二服,亦可保全;若治瘋犬咬傷,更用漱口水洗淨,搽傷處亦效。(《外科正宗》五真散)
  • ⑦治小兒暑風:白附子、天南星、半夏(並去皮)等分。生研,豬膽汁和丸,黍米大。量兒大小,以薄荷湯下。令兒側臥,嘔出痰水即蘇。(《全幼心鑒》)
  • ⑧治小兒吐逆不定,虛風喘急:白附子、藿香葉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米飲調下,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白附散)
  • ⑨治喉痹咽喉腫痛,上焦風熱,痰吐不利:白礬灰一兩。白附子一兩(炮裂)。上藥搗細羅為散。塗在舌上,勿咽津,有涎即吐之。(《聖惠方》)
  • ⑩治面上皯驓:白附子為末,臥時漿水洗面,以白蜜和塗紙上,貼之,久久自落。(《衛生易簡方》)
  • ⑾治赤白汗斑:白附子、硫黃等分。為末,薑汁調稀,茄蒂蘸擦,日數次。(《簡便單方》)
  • ⑿治耳內出膿水:白附子(炮)、羌活(去蘆頭)各一兩。上二味,同為細散,用豬、羊腎各一隻,切開,每隻入藥末半錢,不得着鹽,濕紙裹煨熟。五更初溫嚼下,續吃粥壓。(《聖濟總錄》二聖散)
  • ⒀治偏墜疝氣:白附子一個,為末,津調填臍上,以艾灸三壯或五壯。(《簡便單方》)
    • 備註商品白附子,有關白附及禹白附兩種,兩者的功效有異,當分別使用。參見"禹白附"條。

[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關白附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1]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