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稅保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關稅保護是一個專有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名詞解釋

關稅保護是指一個國家為了保護國內工農業生產,對外國商品進口徵收關稅,一般對本國需要保護生產的商品,要規定較高的進口稅。其中進口稅是指海關對進口貨物或物品徵收的關稅。是關稅中最主要的一種。

關稅保護的目的

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進口商品和不同的時期政府徵收關稅的主要目的並不相同,有以增加國家稅收為目的的關稅,有以保護國內產業為目的的關稅,有以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為目的的關稅等等。就保護國內產業的關稅來說,徵收關稅的作用是增加進口商品的成本,使進口商品在國內市場的價格上升,從而使那些價格相對較高的國內產品能夠與之競爭。

關稅是世貿組織惟一允許的保護國內產業的手段,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允許保護的條件更寬。關稅保護較之非關稅保護的長處是,國內產業受保護的程度能明確地表示出來,而且允許一定程度的競爭,便於其他國家了解該國的貿易政策和貿易體制。關稅減讓是每個世貿組織成員的基本任務,關稅的保護作用、職能將隨着國際貿易的進程而不斷削弱。

關稅保護原則

關稅保護原則的含義,一是以關稅作為各締約國唯一的保護手段。另一層含義是各締約國應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則,通過關稅減讓談判,逐步降低關稅水平,以促進國際貿易的開展。關稅水平只能降,不能升。

關稅保護原則是指僅允許「以關稅作為保護手段」,原則上不允許其他一切非關稅措施,現在實行的數量限制等非關稅措施都要逐步轉化為關稅保護。然後,成員國之間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進行關稅減讓談判,逐步降低關稅。

世貿組織主張各成員方主要通過關稅來保護國內產業和市場,也就是說,關稅是惟一合法的保護手段。這是因為關稅措施的保護程度顯而易見,並且各成員方之間容易就關稅措施的使用進行談判。關稅保護原則在肯定關稅保護是合法手段,限制、取消或禁止使用各種非關稅措施的同時,要求各成員方在互惠基礎上通過多邊談判削減關稅,各成員方政府不得徵收高於它在關稅減讓表中所承諾的稅率。因此關稅保護的原則不是提倡用關稅進行保護,而是只允許採用關稅這種透明的保護措施而不是非關稅壁壘,而且在原則上稅率應當不斷降低。

關稅的概述

關稅是以進出境的貨物和物品為課稅對象而徵收的一種稅。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出口貨物的發貨人、進境物品的所有人,是關稅的納稅義務人。按徵稅對象分為進口關稅、出口關稅。即以進口和出口兩個流向的貨物為標準對關稅進行分類。按徵稅方式分為從價稅、從量稅、滑准稅、複合稅、選擇稅等。按徵稅性質分為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普通稅率、關稅配額稅率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