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具體勞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具體勞動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體形式的勞動,具體勞動創造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具體勞動的過程,就是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物質使之適合於人們需要的過程。所以,具體勞動不僅是商品生產所必需的,而且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永洹條件。在任何社會條件下,沒有人們的具體勞動,也就沒有物質資料的生產,社會也就不可能存在和發展。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區別和關係

商品是勞動產品,生產商品的勞動可區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體形式的勞動,馬克思也稱之為有用勞動。而抽象勞動是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體力和腦力消耗。

任何一種生產商品的勞動,一方面是特殊的具體勞動,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勞動,這就是勞動的二重性。正是勞動的二重性決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商品生產者的同一勞動過程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分別反映勞動的不同屬性,具體勞動所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勞動的自然屬性,而抽象勞動所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係,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用來交換、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或兩種屬性,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

①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關係,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一切勞動產品所共有的屬性。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

②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腦力和體力的耗費。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會屬性。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換,就是因為它們都具有價值。商品的價值在質上是相同的,因而可以相互比較。

③二者對立統一關係: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其對立性表現在: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統一性表現在:作為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