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nèi hòng,意思是(名)內部由於爭權奪利或利益等原因而發生的衝突戰爭。也作內鬨。出自《詩·大雅·召旻》。中文名 內訌 拼音 nèi hòng 外文名 internal conflict 又稱 內鬨,狗咬狗 結構偏正式 出處 《詩·大雅·召炅》 意思 內部引起衝突或戰爭 詞性 主語/謂語 定義 是指內部互相傾軋或衝突 .

目錄

1 出處 .2 示例 .

出處

《詩·大雅·召旻》:「天降罪罟,蟊賊內訌。」 [1]鄭若庸《玉玦記·接望》:「反戈驚內訌,玉帳殞元戎。」清 惲敬《李氏三忠事跡書後》:「 吳楚之黨內訌, 黔粵之師外潰。」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七章:「反動派是喜歡我們起內訌,喜歡挑撥離間我們的。」

示例

引起內訌。(作賓語) 【歷史故事——蒙古韃靼的內訌之亂】 明朝永樂初年,蒙古已明顯分裂為兩大部分,即西部蒙古的瓦剌和東部蒙古的蒙古本部,明王朝稱東部蒙古(即蒙古本部)為韃靼,東部蒙古的鬼力赤被擁立為蒙古大汗。《突厥系譜》稱,鬼力赤是窩闊台的後裔烏魯克特穆爾。根據《蒙古源流》記載, 15 世紀初,篡位的非蒙古黃金家族人員只有吉爾吉斯人烏格齊·哈什哈,又稱布里牙特·烏格齊,即《明史》所稱的鬼力赤。鬼力赤雖然是東部蒙古大汗,但是他的權力根基卻在西部的甘肅,寧夏邊外。為此,鬼力赤一直企圖恢復對西域故地的控制。永樂二年( 1404 年),明朝廷封安克帖木兒為哈密忠順王。永樂三年( 1405 年),鬼力赤便毒殺了安克帖木兒。可見他對於西北舊地的野心。但是,基業在呼倫貝爾一帶的馬兒哈咱、阿魯台並不會支持鬼力赤的這一戰略。鬼力赤雖然名義上是東蒙古大汗,但是他並不能完全控制馬兒哈咱、也孫台和阿魯台三人,四方關係更像一種臨時性鬆散聯盟。明廷給予東蒙古貴族的賞賜,也是分別給予鬼力赤汗、馬兒哈咱、也孫台和阿魯台太保四人的。

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