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冕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冕山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冕山鎮

所屬地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

冕山鎮,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地處喜德縣西北部,東靠拉克鄉,南鄰則約鄉,西接冕寧縣鐵廠鄉,北與越西縣南管鄉接壤,區域面積191.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17876人。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冕山鎮常住人口為15533人。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設千戶所。清雍正六年(1728年),設冕山分縣,屬寧遠府。1953年2月,劃歸喜德縣,設冕山鄉。1992年,與深溝鄉合併為冕山鎮。截至2020年6月,冕山鎮下轄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2019年,冕山鎮有工業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1]

位置境域

冕山鎮地處喜德縣西北部,東靠拉克鄉,南鄰則約鄉,西接冕寧縣鐵廠鄉,北與越西縣南管鄉接壤, 區域面積19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冕山鎮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

氣候

冕山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4.5℃,無霜期年平均25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3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54毫米。

水文

冕山鎮境內河道屬金沙江流域,最大的河流為孫水河,徑流總量19億立方米。發源於米市馬果梁子,自東向西流入安寧河,匯入金沙江,河道長8千米,流域面積17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34.2立方米/秒,最高洪峰流量1400立方米/秒(1960年7月14日)。

自然災害

冕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暴雨、大風、泥石流、滑坡等。洪澇災害年平均發生6次,主要發生在5~9月。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60年7月14日,損毀房屋1730間,農田654畝,損失四類牲畜262頭(只)。

自然資源

冕山鎮境內已探明和開發的礦藏資源有鐵、硅、花崗石、大理石、長石等。

人口

2011年末,冕山鎮轄區總人口1474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80人,城鎮化率22%。另有流動人口3130人。總人口中,男性7804人,占52.9%;女性6940人,占47.1%。總人口中,以彝族為主,達9429人,占63.95%。 截至2019年末,冕山鎮戶籍人口17876人。 根據喜德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冕山鎮常住人口為1553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冕山鎮財政總收入0.5億元,比上年增長32%。 2019年,冕山鎮有工業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農業

冕山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1935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4121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3%。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7978噸,其中玉米6268噸,馬鈴薯966噸,水稻383噸,小麥361噸。經濟作物以花椒、核桃為主。2011年,生花椒產量320噸,核桃產量7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6100頭,年末存欄2600頭;羊飼養量7900隻,年末存欄2400隻;牛飼養量3100頭,年末存欄2800頭;家禽飼養量2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445噸,其中豬肉1072噸,牛肉86噸,羊肉179噸,禽肉108噸。

工業

2011年,冕山鎮有工業企業32家,職工572人,工業總產值83583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1306萬元,比上年增長2.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冕山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17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5所,在校生2574人,專任教師10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28人,專任教師4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5%。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冕山鎮有文化站1個,村活動室10個;農家書屋10個,藏書4萬餘冊。 2011年末,冕山鎮有體育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2011年末,冕山鎮有「村村通」電視用戶698戶,廣播電視覆蓋率8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冕山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12張,固定資產總值29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1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2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890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冕山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16人,支出71.7萬元,比上年增長13%,月人均189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133人次,支出18.8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82戶,人數3079人,支出203.2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55元;農村五保供養33人,支出5.9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9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68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