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冰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冰溝

冰溝處于海冰內,一般面積比較大,是可被用來進行導航的線狀開放水域,寬度從幾米到數百米不等。如同冰間湖(另一種開闊水域內的海冰結構)一樣,冰溝存在海氣之間的直接交換,這對於北極海冰生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最近的研究發現,大氣中大量的汞沉積在海冰表面,冰溝將其泄入于海洋中。如果空氣足夠寒冷(尤其是在冬季),冰溝內的水會迅速再次結冰,在這種情況下,冰溝的一部分或是全部會被一層薄薄的新冰所覆蓋

目錄

冰溝與冰間湖的差異

形成

冰溝內海冰的形成

類型

冰溝與冰間湖的差異

不像冰間湖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冰溝會出現並存在於一個特定的位置,冰溝會在被海冰覆蓋的海域內任何一個地方形成,並且存在瞬態特徵。此外,冰間湖的形成或是因為從海岸線吹來的溫暖氣流循環或是因為從海水上升流導致其融化,而冰溝的形成原因是一種應力,或者是由于海冰面上的風力、洋流而生成。因此,冰溝的形成是與天氣尺度上的天氣模式相聯繫的,尤其是會持續一段時間的天氣情況。並且,由於開放水域內的冰溝往往會重新結冰,因此,冰溝與大氣之間的熱交換與水汽交換要比冰間湖小得多,冰間湖內不存在重結冰現象。

形成

人們經常會依據海冰是否與海岸線相連接或處於結冰連接狀態而將其進行分類。如果海冰與海岸線處於連接狀態,那麼被稱為陸緣固定冰。否則,就被稱為隨洋流與風力而自由移動的浮冰,這就是冰溝屬於典型浮冰的原因。冰溝被視為應力釋放的一種機制,是各向洋流與風力響應的結果。冰溝最初產生于海冰內的斷裂而形成的裂紋,之後裂縫逐漸變大。

冰溝是直線型的,儘管不是嚴格的筆直,可能是由海冰最初開裂的幾處按照一定角度的短距離漂移而慢慢形成的。這種斷裂在厚冰、薄冰區域均可能發生。由於冰溝與海冰區最初的斷裂有關,因此之後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動態過程,涉及個別浮冰之間的碰撞,例如冰脊的形成。由於浮冰區壓力的不同,冰溝也可能最終癒合。隨着冰溝兩邊互相靠近聚合,可能在冰溝內形成堆積指狀浮冰。

冰溝內海冰的形成

一旦在海冰區內出現裂縫,間隙就會逐漸擴大形成一條冰溝,冰溝內的開放水域暴露在寒冷的空氣溫度下會再次結冰。由於冰溝內的風區非常短,因此風力小了很多。因此,海冰的增長發生在低能量的環境下。有的時候由於雪晶逐漸長大而形成片冰,這導致了在凍結冰的生長中出現了薄冰。在多風區域的南大洋,片冰可能會沿着冰溝的順風側累積。

如果冰溝順風側一邊的海冰比較薄,片冰可能會被帶入海冰下方(導致產生一個複雜的冰層交叉)。

冰溝影響全球的水循環,隨着海冰在冰溝內開始形成,會吸收海水中的一些鹽,但是不會吸收太多。之後,這種滷水會下沉,引發海冰的水柱產生對流過程。

類型[1]

下面是對冰溝的幾種分類:

Blind lead 是一種封死的冰溝,即冰溝的終點會在浮冰區出現。

Flaw lead是一種在固定冰與浮冰之間形成的冰溝。

Open lead是一種連接兩個開放水域的冰溝,這一術語也被用來指在開放水域中發現的冰溝。

Shore lead是一種在浮冰區與海岸線之間形成的冰溝。

參考資料

  1. 冰溝,搜狗,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