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淨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淨荷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淨荷(Payload)是指異步轉移模式(ATM)信元中除去信頭的純信息部分,ATM信元一般有48字節的淨荷,但淨荷大小也與數據類型和AAL層(適配層)有關。

淨荷類型是ATM信元信頭中一個長3bit的域,用於指明這個信元攜帶的是管理信息,還是用戶信息。

淨荷類型指示域在ATM信頭中占3bit,第一比特指示是哪個AAL層用於淨荷中格式化數據;第二比特提供明顯前向擁塞指示(EFCI),用以通知後面信元因擁塞傳輸可能延遲;第三比特指示信元中是否包括了OAM數據信息。

選擇

當ATM論壇討論標準信元大小的時候,存在着32字節與64字節淨荷長度之爭,之所以採用48字節需要看有效性和分組時延與淨荷大小的關係,如圖1所示。

圖1中表示出一個基本折衷方案。曲線為有效性,是以5字節信頭來計算的,直線為分組時延,是以64kb/s速率填滿信元所需的時間,即用數字話音取樣速率填滿信元的時間。理想的情況是獲得高有效性和低時延,但是二者是矛盾的,不能同時達到。如圖1所示,較高的有效性是以大的分組時延為代價的,為了在ATM上傳送話音並與二線模擬電話互通,總時延應低於12ms,否則必須採用回聲抑制,在整個往復過程中需要兩次TDM到ATM的轉換,允許4ms的傳播時延和兩次轉換,因此ITU-T採用48字節固定大小的信元淨荷作為長信元(對時間不敏感)和短信元(對時間敏感)的折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