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出口總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出口總額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出口總額又稱出口貿易額或出口總值,是以貨幣表示的一定時期內一國向國外出口的商品的總金額。中國出口額按離岸價格(FOB型值)統計,即按照貨價、貨物運抵中國關境內輸出地點裝運前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之和統計。

出口總額的統計範圍

《海關統計條例》規定,列入出口統計範圍需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實際進出關境的物品,列入統計;②引起境內物質存量變化的貨物,列入統計。不符合這兩個條件的貨物不列入統計,比如:

(一)過境、轉運和通運貨物;

(二)暫時進出口貨物;

(三)貨幣及貨幣用黃金;

(四)租賃期1年以下的租賃進出口貨物;

(五)因殘損、短少、品質不良或者規格不符而免費補償或者更換的進出口貨物;

(六)海關總署規定的不列入海關統計的其他貨物。

進出口總額

進出口總額指實際進出我國國境的貨物總金額。包括對外貿易實際進出口貨物,來料加工裝配進出口貨物,國家間、聯合國及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物資和贈送品,華僑、港澳台同胞和外籍華人捐贈品,租賃期滿歸承租人所有的租賃貨物,進料加工進出口貨物,邊境地方貿易及邊境地區小額貿易進出口貨物(邊民互市貿易除外),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經營企業進出口貨物和公用物品,到、離岸價格在規定限額以上的進出口貨樣和廣告品(無商業價值、無使用價值和免費提供出口的除外),從保稅倉庫提取在中國境內銷售的進口貨物,以及其他進出口貨物。進出口總額用以觀察一個國家在對外貿易方面的總規模。我國規定出口貨物按離岸價格統計,進口貨物按到岸價格統計。

進出口差額

一定時期內一國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相減後的差額用來反映一國對外貿易平衡狀況,其計算公式為:

進出口差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

上式中,如果出口總額大於進口總額,其差額為正值,稱為出超或順差;反之,如果出口總額小於進口總額,其差額為負值,稱為入超或逆差。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大體相等時,則可認為該國的對外貿易實現了基本平衡。

進口總額又稱進口貿易額或進口總值,是以貨幣表示的一定時期內一國從國外進口的商品的總金額。中國進口總額按到岸價格(CIF型值)統計,即按照貨價、貨物運抵中國關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之和統計,不包括進口關稅和環節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