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出境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出境地是一個專用名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詞解釋

出境地是指貨物離開關境的口岸。

關境

關境是指適用同一海關法或實行同一關稅制度的區域,從關境的角度講,港澳屬單獨關稅區,相對於內地屬於「境外」。內地人員赴港澳不屬出國但屬出境,故內地人員赴港澳納入出國(境)管理。與國境的區別

定義不同:

國境是指一個國家行使全部國界主權的國家空間,包括領陸、領海、領空。

關境亦稱「稅境」、「海關境域」、「關稅境域」或「關稅領域」,指一國海關法規可以全面實施的領域。

空間區別:

在一般情況下,關境的範圍等於國境。

但是,關境也可能大於國境。當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結成關稅同盟後,形成同盟的共同關境。各成員國各自的關境將不再存在,關稅同盟的關境即是每一個成員國的關境。因此,各成員國的關境大於其國境。

另外,關境也可能小於國境。若在國內設立自由港、自由貿易特定區域,因進出這些特定區域的貨物都是免稅的,適用特別的海關管理制度。目前我國的單獨關境地區有香港、澳門和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

口岸

口岸是指具有基礎設施和查驗、監管機構,對人員、貨物和交通工具合法出入國(關、邊)境進行檢查檢驗和提供服務的交通樞紐,是不同運輸方式的交通網絡運輸線路的交匯點,是國家或地區對外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口岸按開放程度分為一類口岸和二類口岸。

一類口岸指允許中國籍和外國籍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國(關、邊)境的海(河)、海面交貨點、陸、空客貨口岸(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類口岸指僅允許中國籍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國(關、邊)境的海(河)、空客貨口岸,以及僅允許毗鄰國家雙邊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國(關、邊)境的鐵路車站、界河港口和跨境公路通道。

參考文獻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2.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