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組交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分組交換

在通信過程中,通信雙方以分組為單位、使用存儲-轉發機制實現數據交互的通信方式,被稱為分組交換(PS:packet switching)。分組交換也稱為包交換,它將用戶通信的數據劃分成多個更小的等長數據段,在每個數據段的前面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作為數據段的首部,每個帶有首部的數據段就構成了一個分組。首部指明了該分組發送的地址,當交換機收到分組之後,將根據首部中的地址信息將分組轉發到目的地,這個過程就是分組交換。能夠進行分組交換的通信網被稱為分組交換網。分組交換的本質就是存儲轉發,它將所接受的分組暫時存儲下來,在目的方向路由上排隊,當它可以發送信息時,再將信息發送到相應的路由上,完成轉發。其存儲轉發的過程就是分組交換的過程。分組交換的思想來源於報文交換,報文交換也稱為存儲轉發交換,它們交換過程的本質都是存儲轉發,所不同的是分組交換的最小信息單位是分組,而報文交換則是一個個報文。由於以較小的分組為單位進行傳輸和交換,所以分組交換比報文交換快。報文交換主要應用於公用電報網中。

簡介

分組交換的實質就是將要傳輸的數據按一定長度分成很多組,為了準確的傳送到對方,每個組都打上標識,許多不同的數據分組在物理線路上以動態共享和復用方式進行傳輸,為了能夠充分利用資源,當數據分組傳送到交換機時,會暫存在交換機的存儲器中,然後根據當前線路的忙閒程度,交換機會動態分配合適的物理線路,繼續數據分組的傳輸,直到傳送到目的地。到達目地之後的數據分組再重新組合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數據。分組是由分組頭和其後的用戶數據部分組成的。分組頭包含接收地址和控制信息,其長度為3--10B,用戶數據部分長度是固定的,平均為128B,最長不超過256B。這裡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同一分組網內分組長度是固定的,而不同分組網分組長度可以不同。分組交換:路由選擇確定了輸出端口和下一個節點後,必須使用交換技術將分組從輸入端口傳送到輸出端口,實現輸送比特通過網絡節點。

評價

1970年左右,人們開始研究一種新的長途數字數據通信的體系結構形式:分組交換。雖然使用的分組交換技術與那時相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今天分組交換的基本技術與70年代的網絡技術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分組交換仍然是實現長途數據通信少數有效的技術中的一種。並且兩種最新的廣域網技術:幀中繼和ATM,基本上是分組交換方式的變種。分組交換是作為一種解決交互式處理應用的技術而發展起來的,它設計用來支持突發性的數據流的傳送,這種業務流的持續連接時間長而業務量低。分組交換網絡採用了統計復用技術,即多個會話連接可以共享一條通信信道,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傳輸效率。然而,共享通信鏈路會引入時延。因此未來我們要考慮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分組交換網絡如何傳送時延敏感的業務流,比如實時業務流。在分組交換網絡中,分組通過一系列中間節點進行選路,通常要跨越多個網絡。它們以存儲——轉發的方式在一系列分組交換機(即路由器)之間轉發,最終到達目的地。在傳輸過程中信息被分割成包含目的地址和序列號的分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