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雲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雲清:從機修工到智能製造專家

從一名機修鉗工,變身「智能製造」專家,這條路該怎麼走?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首席技能專家劉雲清給出了答案。

中專畢業的劉雲清,靠自學拿下了本科,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3篇,獲得數十項科研成果、兩項發明專利,帶領一眾科班出身的徒弟,行走在「智能製造」的路上,先後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中國質量工匠」,還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面對榮譽,42歲的劉雲清很淡定。「我就是個工人,往大了說,是創新型高鐵工人。」他笑着說,「我感覺,我的成長故事就像中國高鐵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創造的過程一樣。」

徒弟黃彬說,哪怕是一顆螺絲,師傅都會細緻地根據具體工況、使用環境、實際用途和要達到的要求去選擇螺芽,細芽、中芽、粗芽,那可都是不一樣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劉雲清的生活軌跡特別清晰,那就是車間、宿舍、圖書館三點一線。外人看起來枯燥無比的生活,劉雲清自得其樂。「20多年吧,我就一直住在單位宿舍里,每天吃完晚飯,去車間轉轉,琢磨機器的構造,想一下維修中的難題。」劉雲清說,有時候做夢也在解決難題,白天維修時設備的結構和診斷細節都一幕幕在腦海里過,要是夢中有了靈感,醒了趕緊記下來。

因為專注,劉雲清成為一名全面掌握設備機械、電氣、液壓、軟件等設備維修的技術專家。

大大小小的機器零件,在劉雲清眼中卻是一個個有着生命的個體。他覺得,設備維修與改造任務就是一件藝術品,需要精緻打磨。「有一天,我覺得自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想問題瞬間通透了。」他說,走在車間機器群組中間,轟鳴聲仿若是一台交響樂,他卻能聽出哪個音不對,就知道是哪台機器出了問題,而且一下子就能指出問題出在哪裡。

「機器神醫」是同事們送給劉雲清的稱號。奠定這一稱號的,是他對一台價值380餘萬元的日本進口OKUMA臥式加工中心的搶修。當時,離交貨時間還剩不足20小時,廠家一時無法確定問題所在。劉雲清辨音認症,大膽提出改造方案,涉及5塊線路板、300餘條線路、3萬多個元器件,且線路還被廠家進行了保密處理,任何一條線路弄錯,都可能導致整個電氣系統崩潰。兩個半小時內,劉雲清改造完成了線路板。按下開機鍵那一剎那,機器發出正常的聲音,所有人提着的心瞬間放了下來!

「機器是一個活的整體,要從系統上動腦筋。」劉雲清說,就像中醫一樣辨證施藥。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劉雲清在與機器打交道中成長,同時也掌握了很多數控設備方面的知識。在劉雲清每天工作的車間,有一條大大的標語——「產業報國、勇於創新、為中國夢提速」。

常年的維修工作,他深知依賴進口設備帶來的憋屈。2008年,他萌生了自主研發數控和自動化設備的想法,首要目標就是新型全浮動數控珩磨機和自動化生產線。其中,數控珩磨機是機器零件高精密加工的重要磨削設備,由於技術壟斷,只能進口,但經常出現故障,維修成本高、周期長。

劉雲清要做一個性價比更高的數控珩磨機。找資料、分析數據、改造閒置廢棄設備……僅為了測試掌握珩磨機的相關工藝,就嘗試100多種不同配比的刀具和磨削介質,對珩磨浮動結構的設計驗證也多達數十次。着魔了大半年,在經過數千次的反覆試驗後,首台新型龍門式全浮動數控珩磨機誕生了。精度、成品率、安全控制等各項性能遠超國外同類產品,成本僅是進口設備的一半,一舉填補了國內空白。如今,數控珩磨機的開發已經進行到第六代,並且實現對外銷售。

2015年,公司成立劉雲清勞模創新工作室。為了解決發動機泵殼體的超高清潔度難題,搞設計、跑市場、做工藝……團隊成員似乎個個變成全能戰士。為了選擇最佳的高壓清洗機不鏽鋼艙體材料,他們跑遍江浙滬粵,實地考察30多家供應商。目前,這個型號的機器人高壓清洗機已經在生產一線清洗油泵殼100餘萬件,所有工件都能滿足客戶要求。

傳幫帶,是劉雲清自入行起就接受的理念。隨着他的知名度越來越大,工作室也將理念和方法分享給同行。目前,工作室舉辦培訓100餘場,培訓2000多人次,其中培養數控設備維修人才20餘人,創造了近億元的產值。

在中國製造的一線,劉雲清深知智能製造的重要。今年,中車戚墅堰所成立了智能製造事業部,劉雲清的工作重心從維修、研發向自動化生產線、智能化車間的搭建轉移。他說,他不願安逸、不怕挑戰,這是個新征程,作為新時代的工人,奮鬥才會有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