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半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半九(1922年11月8日-2009年9月29日)原名劉仁甫、筆名綠原,湖北黃陂人,中國著名現代詩人及翻譯家。詩歌創作獲第37屆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金環獎 ,譯作《浮士德》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 。2004年接受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為文學藝術界頒發的首批「資深翻譯家」證書。 綠原曾是20世紀40年代的「七月派」詩人,更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作家。著有詩集《童話》、《集合》、《又是一個起點》、《我們走向海》、《綠原自選詩》、《人之詩》、《另一支歌》等。 2009年9月2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軍區總醫院去世,享年87歲。

上世紀40年代在重慶復旦大學外文系學習英文和法文。1941年在重慶《新華日報》發表處女詩作《送報者》。1942 年在重慶復旦大學外文系學習期間,與鄒荻帆、冀汸等合編詩刊《詩墾地》。《詩墾地》成了以鄒荻帆為核心,以幾位湖北同鄉詩人為主要隊伍的刊物。《詩墾地》是受《七月》直接影響在《七月》停刊後繼續《七月》精神與詩風,活躍於重慶的詩歌陣地。綠原的第一部詩集《童話》出版於1942年,是胡風編輯的《七月詩叢》第一輯中的一部[1]

綠原一生歷經磨難,解放前曾遭遇國民黨當局的政治迫害,在大學即被通緝而不得不離校逃亡;解放後又蒙冤二十五年,但他始終珍惜與詩神相遇合的緣分。

獄中自學德語為「劉半九」做準備

1944年5月13日,綠原在一封給胡風的信中寫道:「我已被調至 中美合作所工作,地點在瓷器囗,十五號就到差;航委會不去了。」 只是信中的這一段話,他就被當做了在臭名岹著的重慶「中美 合作所」效過力的「美蔣特務」。綠原蒙冤入獄後,他想自己之所以遭此厄運,皆在於文藝思想上的「反馬克思主義」,何不好好學學德語,認真讀幾本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弄明白自己究竟是怎樣在「文藝與政治的歧途」失足的呢?從1956年到1962年,身陷囹圄的綠原,默默地研修德語,長達六年之久。

1962年6月,公安部以「免於起訴」的審理結論,將綠原釋放。一出獄,他就立即給中宣部寫信。中宣部副部長林默涵約他談話, 安排他到人文社編譯所工作。談到他在獄中自學德語的事時,林説: 「這幾年隔離也有好處,學到了一門外語。要是在外面,像我們這樣 忙忙碌碌,那是很難學到什麼的。」 他進了人文社的編譯所,任務是接替馮雪峰編「五四」新詩目錄,也翻譯德語古典文論,還審讀社外專家的譯稿。他審讀的第一部稿件是朱光潛翻譯的萊辛的《拉奧孔》,朱雖譯筆老練,但因年邁力衰,仍有不少顧及不到的誤譯。他用鉛筆在原稿上一一改正後,寫了 -份請譯者斟酌的處理意見,由社辦轉給負責推薦此稿的社科院外文所。外文所負責人馮至覺得意見相當中肯,還向出版社打聽是誰提的意見。

這個在獄中自學德語的人,德語水平究竟如何呢?外文所把他 譯的文字古怪的讓波爾的《美學入門》的一章,送給著名學者錢鍾書審閲。錢看完後,寫下了這樣的評語:「譯得很忠實,有些地方頗傳神,只是『性』字太多。」 這一評語,使綠原在翻譯界彷彿領了一張通行證。此後,他署名 「劉半九」的譯作,就頻頻出現在一些著名雜誌上。[2]

主要著作

生平著作等身,著有《童話》、《集合》、《又是一個起點》、《人之詩》、《人之詩續篇》、《另一支歌》、《我們走向海》、《綠原自選詩》、《向時間走去》 《等詩集;《繞指集》、《非花非霧集》、《苜蓿與葡萄》、《再談幽默》、《尋芳草集》、《半九別集》、《綠原說詩》、《尋覓集》、《滄桑片羽》 等文集。其主要譯作有《浮士德》、《里爾克詩選》、《請向內心走去》、《拆散的筆記簿》、《日安課本》、《德國的浪漫派》、《現代美學析疑》、《叔本華散文選》、《莎士比亞的少女和婦人》、莎士比亞新劇《愛德華三世·兩個貴親戚》等。2007年武漢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的《綠原文集》 。201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十卷本的《綠原譯文集》 [3]

參考資料

  1. 周積明. 湖北文化史.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 
  2. 王培元. 「人文」肖像: 在朝內166號與前輩魂靈相遇. 秀威出版. 1 February 2008: 215–. ISBN 978-986-6732-81-2. 
  3. 綠原 (1922.11.6—). [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