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官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劉官鎮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東部,距紅果新城36公里,古城城關鎮5公里,東接英武鄉,南抵城關鎮、板橋鎮,西鄰西沖鎮兩河鄉,北與舊營鄉、滑石鄉毗鄰。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85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15.89平方公里,總戶數9678戶,總人口32863人,主要居住着漢、彝、苗、白等少數民族。全鎮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14.1℃,年降雨量1400毫米,無霜期268天,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氣候。[1]

人口民族

人口總數:35050人;農業人口:33710人;非農業人口:1340人類。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白族、彝族等民族。

經濟發展

鎮黨委、政府樹立了工業反哺農業的工作目標,大力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聖隆焦化有限責任公司,新田洗選有限責任公司,廣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一五九焦化廠、洗煤廠,聖隆洗煤廠等一大批企業先後"落戶"該鎮,為該鎮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劉官鎮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捷,素有"盤縣陸路交通咽喉"之稱,境內320國道、鎮勝高速橫貫東西,212省道、劉坪線、劉灑線、水盤東線在此交匯,正在建設的滬昆高速鐵路客運專線跨我鎮7個行政村,便捷的交通為我鎮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544.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8320萬元,財政收入231萬元,其中本級財政收入122萬元,人均占有糧349.12公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達紅旗單位。

劉官鎮經果林發展突出,素有盤縣"蜜桔之鄉"美譽的紅岩。現已發展蜜桔種植4000多畝,年產蜜桔600多噸。2009年,鎮黨委、政府提出的"一三一"(改造危房1000戶、建設沼氣池3000口、發展以蜜桔為重點的經果林10000畝)工作目標得到了全面實施,截至2010年底此項工作目標已全面實現。

劉官鎮便捷的交通,良好的服務環境和社會秩序,創造了招商引資工作的最佳機遇,贏來了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許多企業相繼落戶我鎮,境內有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選煤廠兩座,投資6億元年生產水泥120萬噸的水泥廠一座,各大中小汽車修理廠近50家、大型汽車貿易公司兩家,駕駛培訓學校1所,砂石、選煤、烘煤、養殖等民營企業興盛發展。2010年,工業總產值達34149.25萬元,在2009年基礎上增幅114.7%,鄉鎮企業增加值達15409萬元,鄉鎮企業上繳稅金1259萬元。同時,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使劉官鎮交通運輸、餐飲、服務業得到了可持續發展。

基礎建設

全鎮有中學兩所,小學4所,村小學及教學點20處,"兩基"工作已通過市級評估驗收合格,鎮醫院配有選進的醫療設備,專家坐診,村村有衛生室,村級公路貫穿全鎮,村村通電視、電話、廣播普及全鎮各村。

資源狀況

劉官鎮交通便利,國道320線橫穿境內,劉坪線、劉灑線、鎮勝高速公路等公路在此交匯,由於交通區位的優勢,被稱為全縣"交通樞紐"。境內分布着煤(未開採)、石膏、硅砂、石灰岩等礦產資源及寶霞公園、清水園觀光農業、廟家松林等豐富的天然旅遊資源。水資源充沛,耕地廣闊肥沃,森林覆蓋率達42%。

劉官鎮民風純樸,土地廣闊肥沃,農業基礎紮實。全鎮耕地面積20100畝,其中旱地11707.5畝,水田8392.5畝。良種在全鎮得到全面推廣,科技種植得到了廣泛實施。農牧業較為發達。在歷屆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鎮人民齊心協力,勤勞致富,正沿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方向不斷向平安、和諧的小康社會邁進。[2]

社會發展

全鎮社會治安穩定,社會秩序良好,經濟發展日新月異。2010年,全鎮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九抓"工作為核心,緊緊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主題和載體,全面實施"一鞏固、兩着力、三推進、四重點"【即:鞏固以糧食生產為重點的農業大鎮建設;着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着力加強"六能"(黨的政策能夠講、致富信息能夠傳、鄰里糾紛能夠勸、困難群眾能夠幫、遇到困難能夠上、遇到榮譽能夠讓)幹部培養;推進農業產業化、推進建設城鎮化、推進通村公路的提等改造;重點抓好維穩工作、重點抓好"一三一"目標掃尾工作的落實、重點抓好"一庫兩河"(松官水庫、叉河和朱昌河)治理、重點抓好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工作部署,確保了"十一五"規劃目標的順利實現,全鎮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發展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2011年,鎮黨委政府高舉發展、團結、奮鬥的旗幟,堅持以"突出一個中心、狠抓兩個建設,推進三個轉變,着力四個重點"(以項目建設為中心,努力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積極爭取各類建設項目及早動工;狠抓作風建設和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推進機關效能、機關作風的轉變,推進發展環境、投資環境、服務質量轉變,推進黨群幹群關係的轉變;重點抓好信訪維穩工作,重點抓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重點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重點抓好民生改善工作)為抓手,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全力為十二五期間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開好局。

旅遊景點

朝陽寺

朝陽寺位於清雍正七年以前的黔滇古驛道上距迎賓西4公里,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原有石牆木瓦結構房屋三幢,中為大雄寶殿,供俸彌勒佛像一尊,左右塑哼哈二將,左廂房塑五百羅漢,右為僧人方丈食宿之處。

房屋建築與普安縣九峰寺和英武寺連線設計建築,當時確定,九峰寺廟堂有柱無梁,起頂,六角有翹,角上掛風鈴,殿內塑觀音像一尊。英武寺建成正殿5間,木瓦結構,周圍片石包砌,屋式建成有梁無柱,內供地藏王菩薩一尊,堂前掛有響鋼大鐘一口,重720斤。兩邊各有廂房一幢,左為經堂,右為僧人食宿之用,1988年拆毀。朝陽寺已毀,只剩遺址和石碑一塊。

丁香寺

丁香寺位於劉官鎮劉家灣村北面320國道旁,始建於清緒,解放前夕毀於火災。經1994年和2001年兩次修建,現已初具規模,占地2畝,大雄寶殿七間108平方米,財神殿30平方米,天王殿20平方米。

大雄寶殿中殿三間,中塑釋迦牟尼佛,其餘佛像7尊,左塑觀世音菩薩、小佛2尊,右塑地藏王菩薩、小佛16尊,配合殿二間,右四龍王殿,塑佛6尊,右供玉皇天尊、王母聖后牌位一塊,左耳房為住宿,右耳房為廚房。

財神殿塑佛五尊,天王殿中塑彌勒佛,左右為四大天王塑像。

丁香寺由社會捐助,群眾集資、投工修建,投資10萬餘元。

2004年12月26日,盤縣民族與宗教事務局[2004]12號文件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

寶霞山公園

寶霞公園位於劉官老街西北角,很早前,就是盤縣地區的一座名山。海拔1500多米,四周開闊,頂峰平坦,山腳是黔滇古澤道的必經之路。曾有一個叫王潔的首領,率眾在山上建造營盤,駐紮兵民,以防外來人員侵犯。後人又得此山叫營盤山。光緒十八年,人們又在山上建起了一座魁閣。雕龍畫鳳,四方翹角,並吊有銅鈴,風吹鈴聲響入雲霄。所以又有人叫做魁閣山,魁閣旁建有一座小廟,內供有佛祖的牌位,沒有佛像,有和尚三人,香水不斷,有廟田廟地,和尚靠收租生活。

解放後,土改時,此山收回國有,有反封建運動中,人們認為是封建制度的產物,就把和尚攆走,小廟和閣房用做小學的教室,1961年,學校搬出。八十年代末,台胞儲榮昌先生出資80餘萬元,重建寶霞山。[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