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桐(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桐
 
1990.07.06
國籍 中國
知名作品 《地涌金蓮》
《不離不棄》
《親一親你呀,我的土地》
《人民公僕》

劉桐,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 ,歌劇演員、大型活動編導、文化部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聯文藝志願者協會會員、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音樂工作委員會會員、東北、師範大學特聘客座講師、中英亞洲歷史藏品館中國藝術形象大使 ,北京音樂家協會會員。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先後師從於馬金泉馬秋華教授。2012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師從於著名聲樂教育家孟新洋教授。擔任中英亞洲藝術藏品館開幕儀式中國藝術形象大使。

青奧會開閉幕式獨唱演員、中東歐峰會獨唱演員。

簡歷

劉桐是一個熱情、樂觀的東北女孩,自4歲接觸到電子琴,她開始喜歡上了音樂,5歲開始學習鋼琴。有過委屈,有過淚水,年幼的劉桐在媽媽的鼓勵下堅持練琴。真正地接觸到音樂是在7歲的時候。那時的她第一次參加歌唱比賽並獲得了一等獎,這堅定了她練好琴的信心,也讓她對唱歌有了懵懂的好感。為了學好唱歌,媽媽犧牲和付出了很多。在劉桐兒時的記憶里,那條通往少年宮的路是最值得懷念的。那條路上,有和媽媽一起走過的身影,有媽媽的叮嚀,有媽媽的教導,更有媽媽教會的寬容。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劉桐還是不負眾望地考上了省重點高中。

然而劉桐她自己熱愛音樂,一心想報考音樂院校,最終用成績和自己的努力說服了家人,如願以償地邁進了音樂學院的大門。2008年她就讀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先後師從於馬金泉、馬秋華教授。2012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師從於著名聲樂教育家孟新洋教授[1]

主要成就

  • 第二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閉幕式獨唱
  • 中英亞洲歷史藏品館中國藝術形象大使
  • 2016受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邀請出訪美國紐約、華盛頓等五個城市慰僑演出
  • 第十屆江蘇省運會開幕式導演
  • 2016安徽衛視春晚歌舞導演
  • 2016國際速度輪滑世錦賽開幕式執行導演並與古琴泰斗李祥霆共同演繹《魅力今朝》
  • 2016、2017「綠色中國行」宣傳大使
  • 2016 CCTV1套、3套「歌從灕江來」端午特輯與著名歌唱家韓磊共同演唱《遊子吟》
  • 2017中國文聯「送歡樂下基層」慰問延安照金、洛川等地演出 執行導演並演唱《映山紅》等
  • 2017「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大聯歡歌舞編導並與著名老藝術家郭蘭英共同演繹《我的祖國》
  • 2017「極客部落」汪峰、李宇春等巨星演唱會執行導演
  • 2017第六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頒獎盛典執行導演,並獨唱《夢在飛翔》
  • 2017擔任「一帶一路」北京城市宣傳片宣傳大使
  • 首屆「中國夢」世界兒童糖果藝術節藝術總監
  • CCTV1套、CCTV2套並機播出《魅力中國城》菏澤對決石河子 菏澤戰隊導演 並演唱《牡丹之歌》
  • 與著名歌唱家韓磊等共同擔任2017菏澤好聲音評委導師
  • 多次參與中央電視台、各省市電視台大型節目錄製 ,多次與我國著名歌唱家 、演奏家、音樂人合作推新
  • 首屆全國聲樂群英會金獎獲得者
  • 第三屆榮獲「夢想中國」電視精英選拔賽北京賽區民族聲樂 一等獎,全國總決賽民族聲樂金獎
  • 第三屆中國民族聲樂「敦煌獎」金獎獲得者
  • 第九屆中國聲樂金鐘獎民族組北京賽區銀獎獲得者[2]
  • 榮獲中國(含港澳台)藝術選拔賽聲樂、器樂 一等獎、
  • 榮獲全國「首藝杯」推新人大賽遼寧賽區聲樂、器樂 一等獎
  • 榮獲全國第八屆「吉爾達杯」推新人大賽聲樂、器樂 新人獎
  • 榮獲首屆「太平洋之星」全國才藝比賽流行唱法 冠軍
  • 榮獲「網通杯」校園歌曲大賽遼寧賽區流行唱法 冠軍
  • 榮獲第十五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人民網三等獎,遼寧賽區優秀獎

人物評價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劉桐,展示偉大復興路上中國的勃勃生機 。

劉桐,贏得了觀眾和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3]

演唱作品

演唱作品
地涌金蓮》 ▪ 《不離不棄》 ▪ 《墨緣》 ▪ 遊子吟》 ▪ 《醉愛 》▪ 《夜空》 ▪ 《夢在飛翔》 ▪ 《盛世飛天》 ▪ 《繡》
《花兒與少年》 ▪ 《紅旗飄飄》《親一親你呀,我的土地》▪ 《人民公僕》▪ 《美麗的西城,我的家園》▪ 《清風頌》
《天空之城》 ▪ 《醉 愛》 ▪ 《媽媽的嘮叨》 ▪ 《扯開嗓子一聲喊》《小拜年》 ▪ 《最好的未來》▪ 《溫暖》
《共圓中國夢》 ▪ 《如意東方》 ▪ 《祖國之戀》 ▪《春天的故事》 ▪ 《那溪那山》 ▪ 《牧羊曲》 ▪ 《春天的芭蕾》

人物寫真

視頻

劉桐《故鄉的雲》(天天把歌唱2017070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