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正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正惠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網

劉正惠 工程設計專家,中國航空工業基本建設設計創始者之一。長期從事中國航空航天工程建設設計工作。在中國航空工業建設航天工業的初期建設中,他組織並領導設計人員進行規劃方案、廠址選擇、工程設計以及配合現場施工安裝。在出任航空工業部建設司司長後,又積極推動了基建管理體制改革,並領導建成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車台和火箭橇試驗滑軌兩大國家重點工程,填補了航空科研試驗條件的空白。

基本信息

中文名:劉正惠

出生地: 中國

國 籍:中國

人物簡歷

1927年8月28日 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

1946-1951年 在北京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51-1980年 在航空工業部第四規劃設計研究院工作。任設計員、組長、工程師、總設計師、高級工程師、院總工程師、副院長等職。

1980-1988年 任航空工業部計劃局副局長、建設司司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1991年10月 離休。[1]

主要貢獻

1958年,開始建設由蘇聯援建的火箭導彈「四大工程」。但蘇方只提供不完整的初步設計,而且到1960年蘇聯撕毀協議,停止了援助。航空設計院和電子設計院承擔全部施工圖設計。劉正惠被任命為其中導彈型號設計研究院和發射場的總設計師。他率領100多人的精幹隊伍,自力更生,克服種種困難,經過大量的勘察、調研、試驗,按要求完成了全部施工圖。這其中包括許多國內前所未有的高難度項目,如導彈靜力強度試驗室、熱應力試驗室、超聲速風洞、跨聲速風洞、特種風洞、無金屬結構天線試驗室、水力液流試驗室、各種火箭發動機試車台、超淨廠房、大面積空調導彈總裝廠房等。僅用了三年時間,北京的四大工程和導彈發射場就建成投入使用,滿足了我國火箭導彈研製的急需。

與此同時,航空工業承擔了仿製和批生產空—空、地—空、海防等戰術導彈任務,急需改擴建一批航空工廠,以形成批生產線。劉正惠擔任導彈總設計師組組長,負責總體規劃組織工作,並主管331空—空導彈北廠、瀋陽111液體火箭發動機廠和瀋陽119陀螺儀表廠等項目。特別是陀螺儀表總裝的超淨廠房,在恆溫恆濕、淨化過濾、高亮度照明、裝修材料、測試技術等方面,都涉及很多新技術和很高的技術標準。作為總設計師,劉正惠帶領設計人員組織技術攻關,通過調研、試驗、測試,解決了一個個技術難題,終於使工程優質交付,滿足了國防建設的需求。

參加航空工業內地建設

1966年至1976年期間,航空工業基本建設的重點轉向三線。1966年後,劉正惠被任命為航空設計院總工程師,參加開展航空工業內地建設設計工作。從選廠定點、規劃方案,直至現場設計,全過程地參加在貴州和漢中現場工作。率領全院80%以上的設計人員,自帶行李鋪蓋被褥、圖板桌椅、書籍、儀器,長年累月地分散在各建設工地附近的破廟、學校和倉庫里,實行設計、生產、施工「三結合」,進行現場設計。他還曾任011、012工程指揮部成員和副總工程師,組織設計和建設工作。兩基地均已建成投產,具備了生產殲擊機殲7和大型運輸機運8等飛機的能力。

主要論著

  1. 劉正惠.新中國的基本建設——國防工業卷航空工業部分.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7
  1. 劉正惠.當代中國的航空工業——航空工業的基本建設部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