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錡(名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錡(名將)
圖片來自36O

劉錡(名將) 劉錡,字信叔,秦州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南宋抗金名將。劉錡驍勇善戰,在伐夏抗金的過程中屢立功勳,官至太尉、威武軍節度使,去世後,諡為武穆。

早年經歷

劉錡出身將門,是瀘川軍節度使劉仲武之子,相貌俊美,善於射箭,聲如洪鐘。少時隨從父親劉仲武征戰,有一次營門口水缸中盛滿水,劉錡一箭射中水缸,拔出箭矢缸中水如注湧出,劉錡隨後又射出一箭正好將原來的箭孔塞住,人們嘆服其射技精湛。

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年-1125年),朝廷採用高俅的推薦,特授予劉錡為閤門祗候。

名震西夏

建炎元年(1127年),康王趙構(即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高宗繼位後,錄用劉仲武的後代,劉錡因此得以被高宗召見,高宗對他感到十分驚奇,特授予他為閤門宣贊舍人,將其派知岷州(今甘肅岷縣),任隴右都護。

劉錡在同西夏的作戰中,多次獲勝,頗為西夏軍民畏懼。西夏小孩啼哭時,他們的母親就用「劉都護(劉錡)來!」來進行恐嚇。名臣張浚巡視陝西時,一見劉錡,便驚奇於他的才能,授其為涇原路經略使兼知渭州(今甘肅平涼)。

扈從高宗

紹興三年(1133年),劉錡復職,任宣撫司統制。同年冬,金軍攻占和尚原(今甘肅寶雞西南)後,宋軍重新調整防務,劉錡負責文州(今文縣)、龍州(今四川平武西南)至威州(今理縣東北)、茂州(今茂縣)一帶防務。

紹興四年(1134年)三月,川陝宣撫司都統制吳玠抗擊金兵於仙人關(今陝西略陽西北),劉錡奉令馳援,與吳玠會師。八月,高宗得知劉錡戰績,詔令他到行在臨安府(今浙江杭州)朝見,被川陝宣撫使王似以劉錡「守邊不可遣」為由,繼續留在川陝邊境。次年二月,高宗「詔將兵不須起發,令錡疾速赴行在」。七月,當岳飛鎮壓楊麼起義後,正在湖湘的張浚想中途截留劉錡任岳州(今湖南嶽陽)知州,宋高宗再次「詔趣赴行在」。劉錡抵達臨安後,被任為帶御器械、江南東路馬步軍副總管等職。

紹興六年(1136年),二月,因高宗的心腹楊沂中出征,高宗命劉錡臨時接替楊沂中,兼權提舉宿衛親軍,這說明高宗對劉錡相當信任。十月,偽齊南侵,高宗親征抗擊,劉錡改任浙西、淮東沿海制置副使,以加強南宋的海防、江防。

主要作品

劉錡著有《清溪詩集》三卷(《巽齋文集》卷八《清溪劉武忠詩集序》),已佚。傅璇琮等主編的《全宋詩》中錄其詩七首。

主要成就

劉錡早年在同西夏的作戰中,多次獲勝,受到西夏人的畏懼。在建炎四年(1130年)的富平之戰中,劉錡「身先士卒」,抗擊金兵,激戰半日,勝負未分。但因環慶經略使趙哲棄軍先逃,導致宋軍全線潰敗。紹興四年(1134年),劉錡奉令馳援川陝宣撫司都統制吳玠,參與仙人關之戰。

紹興七年(1137年),劉錡統管重建的三衙軍及王彥所部「八字軍」,將其整編為六軍十二將,共6000人。

紹興十年(1140年),劉錡率約2萬人的「八字軍」及全城軍民與金兀朮親自率領的10餘萬金軍主力決戰,取得了順昌之戰的勝利。順昌之戰對宋軍抗金的戰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史稱「順昌之役,敵震懼喪魄,燕之珍寶悉取而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次年正月,金軍攻占壽春府,劉錡率部渡江抗擊南下的金軍,到達廬州,劉錡因廬州殘破不利於防守,隨即冒雨退向東關(今含山西北),「依山據水,以遏金人之沖」。二月,劉錡出兵至柘皋,與10萬金軍相遇,楊沂中、王德等軍先後到達,宋、金兩軍會戰,金軍大敗。柘皋之戰是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後因主帥張俊等爭功輕敵,致使宋軍被金伏兵所襲而大敗。張俊等驚慌南逃,只有劉錡「乃按部位,整旌旗,最後徐行」,有序撤回。

後世紀念

劉錡祠主詞條:劉錡祠

劉錡祠位於安徽省阜陽市西北的城牆上。祠中主祀南宋抗金名將劉錡,陪祀有「順昌之戰」時的順昌知府陳規、通判汪若海、副將趙尊、耿訓、韓直、許清、閻充和義軍曹成。題額曰「南宋屏藩」。祠內有報功堂。經歷代修葺,今祠猶在,為阜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王廟主詞條:劉王廟

劉王廟位於浙江省德清縣新市古鎮,是清代乾隆年間所重建,有着近三百年歷史,也是浙江地區原汁原味保存至今的重要廟宇。 [1]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