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剛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剛直漢語詞彙。拼音:gāng zhí 釋義:指剛強正直。[1]

Piconderoga7

例句

《東觀漢記·申屠剛傳》:「性剛直中正,志節抗厲,常慕 史鰌 汲黯之為人。」

《新唐書·文藝傳中·劉憲》:「希象,剛直不諂,終主爵員外郎。」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一:「飛卿 為人剛直,英邁不群。」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四〇回:公剛直太過,乃取禍之道。

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鯉海龍王報德》:「並一生宦跡,剛直不阿之志,具表奏聞。」

《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臨安府把文案呈上郡王,郡王是個剛直的人。」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伍奢素剛直,遂對曰:『王納子婦已過矣,又聽細人之說,而疑骨肉之親,於心何忍。』」

趙樹理 《張來興》:「老張師傅名叫張來興,當年在亳州是一把好手,後來因為脾氣剛直,得罪了東家。」

《一封終於發出的信》:」您是那樣滿懷激情地給我講漢朝的范滂如何剛直不阿,挺身就險。「

釋義

以正義之道勸人改正言行的不當之處。

出處

《墨子·尚同上》:上有過則規諫之,下有善則傍薦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