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利率掉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利率掉期是中國的一個專有文化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利率掉期是指持有同種貨幣的交易雙方在商定的期間內,以約定的名義本金為計息基礎,按不同利率交換利息。整個掉期交易過程通常不發生本金交換,結算通常採用「淨額支付」方式,即只支付利息差。

通過利率掉期交易,企業可以改變其資產或負債結構,從而可以主動管理自身債務成本。

利率掉期案例說明

例如:

1、貴公司現有三年期美元浮動利率貸款,利率為美元3個月LIBOR+1%(美元3個月LIBOR為2.50%)。如貴公司判斷未來利率將上漲,可完成一筆三年期利率掉期交易,將3個月LIBOR+1%的浮動利率掉換成4%的固定利率,從而將三年期貸款利率鎖定在4%的水平,規避了美元利率上升導致貸款成本增加的風險。

2、貴公司現有10億元1年期人民幣短期貸款利率為6.39%,貴公司可通過利率互換,將固定利率調換成浮動利率7天回購利率+3.79%(2007年3月8日,7天回購利率為1.53%,合計應付利率為5.32%),從而達到降低貸款成本的目的。

利率掉期的優勢

利率掉期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用來對抗未來利率上漲或下跌風險的基本金融工具。

利率掉期可以在當前對未來的利率進行掉期(遠期掉期)。通過利率掉期,公司可將自己的利息支出鎖定,避免利率市場變化帶來的風險;也可以通過對市場的判斷,將自己的固定利息支出變為隨市場利率變化的浮動利率,享受利率下降帶來的好處。因此利率掉期通常被用來規避浮動的利率風險和對自己的利息支出方式進行調整。

利率掉期辦理流程

1.簽署總協議。客戶辦理利率掉期業務,需先與建行簽署有關協議,明確雙方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2.提交交易委託。客戶需向建行提交辦理利率掉期業務的交易委託。如有必要,還需提供其他辦理業務所需材料,如授權委託書等。

3.交易辦理。交易成功後,建行將向客戶發送交易確認書。

4.交割。客戶按交易書中各項要素與建行辦理資金交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