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別房太尉墓(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別房太尉墓》

作品名稱:《別房太尉墓》

創作年代:盛唐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杜甫

《別房太尉墓》是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是詩人經過閬州看望老友房琯之墓時創作,表達了詩人對老友的思念和內心對國事的殷憂和嘆息之情。全詩寫得既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深沉含蓄。

原文

譯文

我東西漂泊,一再奔走他鄉異土,今日歇腳閬州,來悼別你的孤墳。

淚水沾濕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像低空飄飛的斷雲。

當年與你對棋,比你為晉朝謝安,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別徐君。

不堪回首,眼前只見這林花錯落,離去時,聽得黃鶯啼聲悽愴難聞。[2]

賞析

「他鄉復行役,駐馬別孤墳。」既在他鄉復值行役之中,公事在身,行色匆匆。儘管如此,詩人還是駐馬暫留,來到孤墳前,向亡友致哀。先前堂堂宰相之墓,如今已是煢煢「孤墳」,表現了房琯晚年的坎坷和身後的淒涼。

「近淚無干土,低空有斷雲。」「無干土」的緣由是「近淚」。詩人在墳前灑下許多傷悼之淚,以至於身旁周圍的土都濕潤了。詩人哭墓之哀,似乎使天上的雲也不忍離去。天低雲斷,空氣里都帶着愁慘凝滯之感,使詩人倍覺寂寥哀傷。

「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詩人下句則用了另一典故。《說苑》載:吳季札聘晉過徐國,心知徐君愛其寶劍,等到他回來的時候,徐君已經去世,於是解劍掛在徐君墳的樹上而去。詩人以延陵季子自比,表示對亡友的深情厚誼,雖死不忘。這又照應前兩聯,道出他為何痛悼的原因。詩篇布局嚴謹,前後關聯十分緊密。

「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唯」字貫兩句,意思是,只看見林花紛紛落下,只聽見鶯啼送客之聲。這兩句收尾,顯得餘韻悠揚不盡。詩人着意刻畫出一個幽靜肅穆之極的氛圍:林花飄落似珠淚紛紛,啼鶯送客,也似哀樂陣陣。此時此地,詩人只看見這樣的場景,只聽見這樣的聲音,格外襯托出孤零零的墳地與孤零零的弔客的悲哀。

此詩極不易寫,因為房琯不是一般的人,所以句句都要得體;而杜甫與房琯又非一般之交,所以句句要有情誼。而此詩寫得既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十分切合題旨。 詩人表達的感情十分深沉而含蓄,這是因為房琯的問題,事干政局,詩人已經為此吃了苦頭,自有難言之苦。但詩中那陰鬱的氛圍,那深沉的哀痛,還是表現出詩人不只是悼念亡友而已,更多的是內心對國事的殷憂和嘆息。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傳世。因在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從八品小官)。入蜀後曾在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大曆五年(770) 公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亂入衡州。欲入郴州依舅氏崔偉,因至耒陽,泊方田驛。秋,舟下荊楚,竟以寓卒,旅殯岳陽。[3]


參考資料

  1. 別房太尉墓, 古詩文網,
  2. 別房太尉墓, 古詩文網,
  3. 杜甫簡介與生平, 華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