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刺黃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刺黃瓜(學名:Cucumis sativus L.)葫蘆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

也稱胡瓜、青瓜。莖、枝伸長,有棱溝,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鬚細。

葉柄稍粗糙,有糙硬毛;葉片寬卵狀心形,膜質,裂片三角形,有齒。

雌雄同株。雄花:常數朵在葉腋簇生;花梗纖細,被微柔毛;

花冠黃白色,花冠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雌花:單生或稀簇生;

花梗粗壯,被柔毛;子房粗糙。果實長圓形或圓柱形,

熟時黃綠色,表面粗糙。種子小,狹卵形,白色,無邊緣,兩端近急尖。花果期夏季。

中國各地普遍栽培,且許多地區均有溫室或塑料大棚栽培;

現廣泛種植於溫帶和熱帶地區。黃瓜為中國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莖藤藥用,能消炎、祛痰、鎮痙。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1]

中藥大辭典

黃瓜

拼音:Huánɡ Guā

別名:胡瓜(《千金·食治》),王瓜(《滇南本草》),刺瓜(《植物名實圖考》)。

出處:《本草拾遺》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黃瓜的果實。7~8月間採取果實,鮮用。

原形態:一年生攀援狀草本,全體被粗毛。

莖細長,被刺毛。具卷鬚。單葉互生

葉片三角狀廣卵形,長寬各約12~18厘米,掌狀3~5裂,

裂片三角形,先端銳尖,兩面均有粗毛,葉緣具鋸齒;葉柄粗,具粗毛。

花單性,雌雄同株,有短柄;雄花1~7朵,腋生;雌花1朵單生,或數朵並生;

萼5裂,裂片鑽形,長8~10毫米,具長毛;花冠黃色,5深裂,

裂片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銳;雄蕊分離,着生於花萼筒部;

花絲短,花葯長橢圓形;子房下位,花柱短,柱頭3枚,胚珠多數。

瓠果圓柱形,幼嫩時青綠色,老則變黃色;表面疏生短刺瘤,

並有顯着的突起。種子橢圓形,扁平,白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化學成分:黃瓜含葡萄糖、鼠李糖、半孔糖、甘露糖、木糖、果糖以及芸香甙、異槲皮甙、精氨酸的葡萄糖甙等甙類。

尚含咖啡酸、綠原酸、多種游離氨基酸、維生素G(即核黃素)和維生素C-10.3毫克%。

又含揮髮油1毫克%,其中60%為2,6-壬二烯醇,

10%為2,6-壬二烯醛。黃瓜頭部多苦味,苦味成分為葫蘆素A、B、C、D。

種子:含脂肪油,其中油酸58.49%、亞油酸22.29%、棕櫚酸6.79%、硬脂酸3.72%。

藥理作用:葫蘆素C在動物實驗中有抗腫瘤作用,毒性較低。

中華本草

黃瓜

拼音:Huánɡ Guā

英文名:Cucumber

別名:胡瓜、王瓜、刺瓜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黃瓜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ucumis sativus L.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收果實;鮮用

原形態:一年生蔓生草本。莖枝伸長,有縱溝及棱,被白以硬糙毛。

卷鬚細,不分枝,具白色柔毛。單葉互生;葉柄稍粗糙;葉片三角狀寬卵形,

膜質,長、寬均12-18cm,兩面甚粗糙,掌狀3-5裂,裂片三角形並具鋸齒,

有時邊緣具緣毛。花萼簡狹鍾狀圓筒形,密被白色長柔毛,花萼裂征鑽形,

開展與花萼近等長;花垸共同白色,長約2cm,花冠裂片長圓狀披針形,急尖;

雄蕊3,花絲近無;雌花單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壯,被柔毛。子房紡錘形,

柱頭3。果實長圓形或圓柱形,長10-30(-50)cm,熟時黃綠以,表面粗糙,

具有刺尖的瘤狀凸起,極稀近於平滑。種子小,狹卵形,

白色,無邊緣。花、果期為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且許多地區均有溫室或塑料大篷進行栽培,

已做到全年供應,現廣泛種植於熱帶和溫帶地區。

栽培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不耐高溫,不耐寒冷。

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宜選富含有機質、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粘質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育苗移栽法,南方春播於2-3月,

將經浸種,催芽的種子播於保溫苗床內的營養缽上,每缽下種2顆,

待出苗後選留壯苗1株。1hm2地移栽的瓜苗約需種子1500-1875kg。

當瓜苗長出3-4片真葉時,按行株距60cm×20cm帶土移栽進大田。1hm2定植株數約為60 000株。

田間管理: 苗期施提苗肥1次、抽蔓肥1次。盛果期,一般採收2-3次追肥1次,

追肥以人畜糞尿和複合肥為主。知時灌溉和排水,避免乾旱和漬水。

定期鬆土、除草、培土。瓜苗抽蔓後及時插架引蔓上架和綁蔓,當主蔓滿架時摘心,促使下面子蔓結瓜。

毒性:毒性較低。

性味:味甘;性涼

歸經:歸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水;解毒。主熱病口渴;小便短赤;水腫尿少;水火燙傷;汗斑;非瘡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煮熟或生啖;或絞汁服。外用:適量,生擦或搗汁塗。

注意:《滇南本草》:動寒痰,胃冷者食之,腹痛吐瀉。

種類區別

根據品種的分布區域及其生態學性狀分下列類型:

植物文化

相關文獻:

《日用本草》:「除胸中熱,解煩渴,利水道。」

《陸川本草》:「治熱病身熱,口渴,燙傷。」

《滇南本草》:「解痙癖熱毒,清煩渴。」

《本草求真》:「氣味甘寒,能清熱利水。」  

相關詩作

唐·章懷太子。《黃台瓜詞》: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猶良可,四摘抱蔓歸。

清·黃之雋。《種王瓜籬豆諸蔬》:

終作抱瓮身,五鼎未列筵。

瓜瓠如有知,為我根蔓牽。

蔓則蔽蒼野,根則人黃泉。

以告我父母,貧賤子可憐。

現代詩人.張君瑞,自稱青瓜先生,賦《黃瓜吟》,

把對黃瓜的讚譽表現得淋漓盡致。[2]

參考資料